宋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
学子们能进入应天府书院学习,乃是科举路上最强的催化剂。
周遭州县许多学子都想要考入应天府书院。
再加上属于小班授课制度,学院也不是谁都要的,搞扩招之类的。
还得看看你是不是读书科举的那个苗子,免得坏了书院的名声。
宋煊慢悠悠的站起身来,随手拿起挂在墙上的弓箭,背起来准备去打猎活动活动筋骨。
“十二哥,等等我。”
张方平喊了一句,同围上来的人告罪,紧随宋煊脚步。
二人虽然同岁,可是张方平因为家里困难,如今身材瘦弱,个头也不高。
相反宋煊倒是一丁点都没委屈自己的肚子,长得人高马大的。
二人相识一年有余,情分可比这些族兄弟们要好上一些。
毕竟谁愿意跟小屁孩玩啊。
私塾先生瞧着第一名主动与最后一名一起玩,忍不住叹了口气。
张方平出了门拿着宋煊的鱼竿,同他一起去钓鱼射猎打打牙祭。
“十二哥,宋氏私塾的藏书俺读的差不多了,一个月后俺就要去参加应天府书院的入学考试。”
“俺听闻考进去之后,会对贫困学子提供一些金钱上的支持,俺打算去试试了。”
听着张方平的话,双手背后的宋煊嘿嘿一笑:
“你去年就该去考了,平白耽误一年在这陪俺作甚。”
“十二哥对俺有恩,俺也想要尽一些绵薄之力帮助十二哥增长学识。”
可是张方平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当老师的天分。
十二哥虽然记忆力好一些,但是对于策论的见解总是有些“超纲”。
还有他对经义的理解也总是歪曲。
那如何能行?
但是自己一直都没有给他板正过来。
“哎,方平,你不用担心俺。”宋煊大踏步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