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等曲泽来的时候,问他附近有没有要配驴的。”
“好。”
陶宏轻笑一声,连跟着少爷的驴子都有如此待遇,更何况他人?
宋煊直接邀请苏洵去三味书屋歇息,顺便温习功课。
明天就考试了,今天该磨枪也磨枪,就是为了保持手感。
饶是苏洵浪子的性子,此时在三个学霸围绕的环境下,也硬生生的坐住了。
房间内很清凉,桌子上除了书籍还有凉浆。
他心中大为惊讶。
中原的学子都这般用功吗?
回想苏洵自己自从读书过后,在学堂当真是坐不住的。
这些人的屁股上都缀了铅块吗?
他爹三年想了无数种办法都没有成功,这才由着苏洵性子去外面耍。
待到快要吃中午饭了,宋煊才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溜达了几圈,去上了个厕所。
“三郎,你复习的如何?”
宋煊见苏洵并没有默写什么,一直再看话本小说。
“十二哥,你有所不知,就算考上应天府书院,我还得考虑要不要在此读书。”
“那你无需考虑。”宋煊毫不客气的戳穿苏洵:
“今年来应考的超过一千人,竞争极为激烈。”
“哈哈哈。”
张方平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个学渣总是想有的没的,着实是令人发笑。
这个少年人还不如石介有把握呢!
苏洵也不以为意,反正就重在参与嘛。
宋煊却是晓得苏老泉二十七,才开始奋发读书。
可就算他奋发读书后,数次考试都落榜,期间张方平向欧阳修举荐苏洵,但是未果,直到嘉祐二年那场考试,他们父子三人才同时名动天下。
苏洵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又有天赋,觉得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趁着年轻到处玩有什么不好的?
但痛苦的日子终于在他第一次参加乡试落选后,苏洵心态才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