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祖宗啊……你怎么事到临头,还是心软了?”
既然已经猜准了那位孟公子的身份,报信拦人的小厮也在马上蓄势待发,最后关头,梅若雪却命令小厮转了向,另往别院去。
“我若真把洛英母子推到那孟公子面前去,七爷回来知道了,怕不是要撕了我。”梅若雪躺在贵妃榻上,懒懒闭目养神。
乳母迟疑一瞬:
“那看来,琛哥儿就是七爷和姚氏,哦不,洛氏的种?”
“不,孟安和七爷没有关系,”梅若雪蓦地睁开眼,乜了乳母一下:
“这件事着实太大,若我真做了,在七爷那里,再没有挽回的余地。”
“那……”乳母蜡黄的眼珠圆瞪,这下彻底拿不准自家姑娘的想法。
“洛英已经答应我了,等到她现在的学生完成科考,她就带着孟安,彻底离开东流。”
“但……秋闱倒是就在下个月,很快就能结束。不过奴婢听说,姚氏在青莲书院的那几个学生,个个出类拔萃,恐怕秋闱他们顺利中举,还要参加明年三月春闱、四月殿试,距离眼下有整整大半年,其中的变数可就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是七爷回来——”
“七爷昨天的来信说,西南那边的事情遇到阻滞,下个月赶不回来。”梅若雪吸了口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洛英的那些田庄和铺子,都会便宜转让给我。下个月的秋闱,她也会先以陪学生赴考的名义,前往应天。”
回到别院的马车里,洛英再次与洛琛并坐。
梅若雪的话,仍然回荡在她耳畔: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孟安的将来考虑。洛英,咱们同为人母,你总不可能,让他一辈子都锁在别院的那一方小小天地里吧?”
“孟安是个懂事的孩子,越是这样,我越不忍心让他受到伤害。”
当初能来青莲书院教书,全靠奚子瑜的引荐保举,这次洛英却要绕过奚子瑜去向书院的山长请辞,好在山长通情达理,甚至还答应了她,在她离开之前向书院所有人保密。
忙忙碌碌之余,洛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书信。
是温谣寄来的,厚厚一叠。
信上,温谣只字不提她当年滑胎一事,反而事无巨细地说起了她和孟崛在前年初生的女儿。从她发现有孕到十月怀胎,从小姑娘呱呱坠地到能翻身、爬行、站立,软软糯糯地唤她和孟崛阿爹阿娘,字里行间,尽是浓浓的母爱。
洛英一字一句地读着信,忍不住热泪盈眶。
她到底何德何能,能够在短短二十四年的人生里,遇到温谣、梅若雪这样的知己好友?
还有问鹂和见雁,不止是她的左膀右臂,还是陪伴她走过艰难岁月的姐妹至亲。
她本性疏狂,是只下山猛虎,她们包孟她的横冲直撞、对她不离不弃。
温谣的信上还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说,这五年来每逢清明和忌日,温谣与孟崛都要到城郊,为洛渚亭的两座坟祭扫,每次孟柯白都比他们早一天去;
第二件是说,今年雨水充沛,京城的冬天会下大雪,温谣非常希望,洛英能够到京城和她一起过年。
洛英却不知该如何回信。
她想念温谣,也知晓温谣很想念她,然而这次回到东流,她却面临了许多措手不及的变故,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必须得斟酌应对。
这一斟酌,便斟酌到了八月,这一届青莲书院的学生纷纷准备出发赶赴应天,参加即将到来的乡试。
洛英答应了梅若雪要在此时离开东流,却选择将洛琛留下,仍由梅若雪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