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守忠微微皱眉,沉吟道:“此人毕竟出身贾门,即使身为旁支,也是勋族子弟,不知他品性如何?”
“若贸然选用,日后却生出变故,岂不是养虎遗患?”
“叔父,此人我目前还不能即刻引荐到圣上御前,望祈谅解。”
话到此处,夏守忠还是开了口子,和缓道:“叔父可以且留意此人,看看他有什么过人地方,可以多加留意,若日后相交有年,我再行举荐,未为不可。”
夏守忠此话说的倒也在理,毕竟建新帝圣心难揣。
而他夏守忠和贾瑞,也没有直接接触,只不过听夏启坤介绍罢了。
想要得窥天机,还没有这么容易。
夏启坤闻言,心中暗自一叹,自己这个侄儿如今身居高位,不会像往日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了。
不过倒也不错,此事需慎重以待。
随即夏启坤转换思路,恳切道:
“既然如此,也不强求,但贾瑞毕竟帮了我大忙,他如今遇到一棘手之事,守忠你可援手相助,也算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昨日深夜,贾瑞已经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听完这话,夏启坤在短暂惊讶后,随即又是暗自赞叹,他没想到贾瑞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底蕴,却还能猜出几分关键。
他那时打量着贾瑞,好奇问道:
“你如何知道,我会助你对贾府有所动作?”
“何况你为贾府子弟,居然和我对贵府谋划此事,这岂不是数典忘祖?”
听到夏的话,贾瑞倒是神色自若,坦然道:
“我平常多留意朝堂局势,也知道今上最重儒林文士。
且宋大人曾经做过王府长史,又是工部侍郎,他和夏先生交情匪浅,那么此事要上达天听,对于旁人而言,自然是难如登天,但对于夏先生,或许是举手之劳之事。
且我只针对贾蓉这等不肖子弟,对其它长辈是敬重有加,纵使我那荣国府国公夫人知道,也说不得什么不是。
而且。。。。。”
话说到这里,贾瑞悠悠停顿,又沉稳道:
“我乃饱读诗书书生,重忠孝节义,行孔孟之道,只以忠君护国为毕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