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亲不亲眼看的?”
被抬了杠,说书先生很是不喜。
他“啪”一拍惊堂木,“见微知着!懂什么是见微知着吗?若皇帝陛下不赏识沈大人,怎可能赐‘跨府调令’?那可是几个州府的大权,陛下都能说给就给,这就是陛下对沈大人的信任!”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催着让说书先生继续讲。
说书先生这才顺了气,又捋着胡须道:“再说京中大小官员送去的升官贺礼,直接从沈府门口,排到了银台街尾!那景象,岂一句‘壮观’了得!”
话了,他还特意加了一句:“老夫亲眼看了!”
“我也看到了!”不少茶客附和:“银台街住的都是权贵,往常我都不敢踏进去,今儿个趁着人多,进去看了看,嚯,那热闹场面。。。。。。”
漆木箱子就跟不要钱似的,一抬抬往沈府搬。
他都忍不住替沈府的账房先生担心,这能记清哪抬是哪家送的吗?
“据说,沈大人还送了丰厚回礼。”说书先生抿了口茶,举起茶盏,问:“有谁见过琉璃茶具的?”
“琉璃?”
众人听着耳熟,“是不是太后娘娘寿宴,沈大人献上的寿礼?”
“那可不止。”说书先生高拿茶盏,倾斜盏口,琥珀色的茶汤跟小瀑布似的,流入桌上盏中。
他神秘道:“拂菻国送上的贺礼,也是琉璃盏,但比沈大人献上的,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老夫还听说,那拂菻国的使者面子挂不住,还没散席呢,便先行离席了!”
“嚯——”
茶客还真没怎么听说过这事儿,给足了说书先生面子:“那这么说,沈大人比那拂菻国都厉害?”
这话可有点得罪人。
但说书先生还是应了:“这话咱哪儿摆哪儿丢,出了这个门,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总之呀,此次沈大人给各府的回礼,其中就有一套琉璃盏具!”
经他方才那么一铺垫,琉璃盏具直接同“国礼”挂上了钩。
一时间,茶馆众说纷纭。
但若细听,皆是在夸沈大人“大气非常”。
而对于她“官升四品”一事,竟没人表现出不服。
“人的接受能力,远大于人的认知。”
吏部,徐郅介正亲自带着吏员归纳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