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时代,镜头每开一秒,烧得都是钱,如果基本功不过关,塞人都塞不进去。
另外。
演员片酬没有暴涨之前,演艺圈也没那么浮躁,一些人多少还有点艺术追求。
但,利益动人心。
当天平的另一端越来越重,什么艺术,哪有钱实在。
尤其是流量时代,各大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影视圈,他们的玩法不一样。
他们不需要对观众负责,只需要向上负责。
播放量、微博热搜、讨论度、用户画像、会员增加数量等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数据,都是评判一部影视作品的依据。
接着,大量的数据女工,应运而生。
不论演员演技如何,剧集质量如何,只要数据达标,它就是一部好剧,可以向上级交差的好剧。
更极端一点,流量时代甚至不需要观众参与,自己炒IP、自己捧人、自己刷数据、自己评奖、自己买奖。
从制作到发行,再到上映、宣发,流水线式的一条龙服务。
彼时,电影已经成了金融游戏。
他们才不管观众吃不吃屎,只要能搂到钱,达成目的,别说给观众喂屎,自己赤石都行。
约莫两个小时后,《小偷家族》立项会议正式结束。
北电藏不住事。
刚开完会,沈良就接到了一大堆电话。
当然。
没人直接电话里要角色。
没点前戏,干桑桑的,怎么弄?
嗡!
刚到食堂门口,沈良的手机又响了。
看到是徐婧蕾的电话,他有些意外,毕竟,背靠京圈大院,徐婧蕾压根不缺资源。
“喂,师姐。”
“您这消息够灵通啊,我这刚回来。”
“哈哈,开个玩笑。”
“约饭,那不用,有什么事,咱们直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