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叹息一声:“你不用说这些,我都懂的。其实你爸之前也跟我提起过,我一直没松口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不舍得。”
李香兰说到这里,眼睛都红了:“你和小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你大哥大嫂也去了镇上,家里就剩下我跟你爸,冷冷清清的,我是真的,很不适应,很不舍得。”
林安然握住她的手说道:“妈,其实你们留在家里也不会很久的。我爸如今年纪也不小了,等过两年把人带出来了,就可以卸掉身上的职务,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搬去镇上和大哥他们一起住了,到时候不仅仅是大哥大嫂他们,三哥三嫂们也都在镇上,你们想见就能见。”
李香兰:“我知道,可哪有这么快?你爸放不下村里的,而且你大哥一个人的工资养你大嫂还有三个孩子都艰难,要是再加上我们两老,负担这么重,怎么行?我们还是继续留在村里,挣点工分换粮食,再种点蔬菜瓜果给他们送去,这样才能给他们减轻负担。”
林安然没多说了:“你放心吧,再过几年情况不一样了,到时候只怕是大嫂求着你们上去帮忙呢。”
第68章第68章
68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香兰就主动提起这件事,李云抬头:“妈!”
她看向林安然,眼里都是感激。
她知道要不是林安然劝了李香兰,李香兰不会主动开这个口。
她知道公公自来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公公认为不管能不能去工厂做工人,孩子们都得多读点书,如今高考恢复了,孩子们读书上升的道路重新开通了,公公只会比以前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但公公婆婆不一定想到要把孩子们送到镇上去读书,毕竟在乡下也是能读的。
其实如果不是林安然提起,她自己也没有想过乡下跟镇上学校的老师的不同,更想不到要把孩子带到镇上读书,她之所以想去镇上,就是想跟老公在一起,但实际上她也只是想想而已,她从来都没想过能真的搬到镇上去。
林民义表示赞成:“安然说得有道理,现在高考恢复了,以后孩子们都可以考大学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唯一的最公平的上升机会,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必须要重视再重视。这乡下的教学怎么都不可能比得上镇上的,以前没机会搬上去也就算了,现在有这个机会,那就搬。一定要搬。”
李云压制住兴奋激动的心情:“可我们都走了,家里不就剩下你跟我妈了?谁照顾你们?”
李香兰说:“我们又不是七老八十,躺床上动弹不得,不用你们照顾。”
李云:“妈,你别这么说。那这样我们先搬去镇上,等过两年爸退休了,你们就上来跟我们一起住。”
林民义:“到时候再说。”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李云私底下跟林安然道谢,林安然笑道:“大嫂,你是个极好的,你孝顺爸妈,又关心我们这些做弟妹的,长嫂如母不过如此。你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也要回报你,希望你好,孩子们都好,我们一大家子人也都好。”
林安然做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李云和孩子们,也是为了李香兰和林民义。
林民义和李香兰年纪大了,而自己这一去不可能再回来了,日后父母的养老还是落在大哥和大嫂身上,大哥如今成了厂长,有身份有地位也有工资领,体面也富足,而大嫂作为家庭主妇,丈夫和孩子就是她最牵挂的人,丈夫好,孩子好,她自然就心满意足,如果以后她真的开店赚点小钱,有了自己的价值,一切顺心如意,再加上本身就是个孝顺心善的人,自然会对老人更好。
林安然这几年在农村生活,也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白了就是穷闹的,若是家中殷实,谁愿意为了那三瓜两枣争吵个不停?
没几天就到除夕,麻将席厂放假,林安华和张丽他们也都放假,拎着大包小包和林安邦一起回来,李香兰带着李云和张丽,又是蒸发糕又是做粽子又是蒸白瓷果,忙得热火朝天,林安邦则带着林安华和封停杀鸡宰鱼准备年夜饭,封停主要是打下手,看准备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交给林安邦和林安华,自己叫上林安然带上小桃子找林民义要了钥匙去村大队打电话。
封爷爷自然是希望封停带着林安然和小桃子早点回去跟他们团聚,一起过年的,但是林安然这一去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老家一趟,这一次过年很有可能就是她这一辈子最后一次跟父母亲人一起过年了,封停不忍心这个时候带她回去,封爷爷想到这几年也多亏林家人暗中照拂他们,心里再想孙子一家回来也让他们留在这边安安心心的过年。
封停拨通了封家的电话,封爷爷在,封镇也在,不过封爷爷如今不太稀罕封停,他稀罕小桃子,寒暄过问:“小桃子呢?小桃子有没有来?”
“曾爷爷。”小桃子就坐在桌上,听到封爷爷叫她,就脆生生的叫人。
封爷爷听到孩子奶声奶气的叫,心软得化成了水,“哎,乖小桃子,有没有想曾爷爷呀?”
封镇也忍不住凑过来:“小桃子,伯伯也在哦,你有没有想伯伯?”
小桃子乐呵呵的说:“想的呀。小桃子有想曾爷爷和伯伯。我吃饭的时候想,我睡觉的时候还想,走路的时候还想……”
封爷爷和封镇都听得心那个甜滋滋呀:“我们也想小桃子,每时每刻都想,恨不得立马就见到我们小桃子。”
小桃子立马说:“那你们可以来找我呀。我们家有好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