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区域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堵普通的墙体,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异常之处,这堵墙明显与周围的建筑结构格格不入,就像是一个刻意的伪装或后期的修补,周围神庙的墙体都是由那些重达数吨乃至数十吨的巨石构成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的切割和打磨,表面光滑平整,接缝严丝合缝,体现出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然而,眼前这堵墙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建造方式。它是用一些相对较小的石头堆砌而成的,这些石头的大小参差不齐,最大的也就几百斤重,与周围那些动辄数吨重的巨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这些小石头的切割工艺明显粗糙许多,表面不够平整,接缝也不够紧密,整体的建造质量远远低于神庙的其他部分。
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工艺的水平,这堵墙都与神庙的整体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层的原因。
很显然,这堵墙是在神庙建成之后的某个时期才修建的,它的存在有着特殊的目的和意义。
陈楚仔细观察着这堵墙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墙体表面的风化程度相对较轻,这表明它的建造时间确实比神庙的主体结构要晚得多,同时,墙体的厚度也相对较薄,这进一步证实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封堵结构,而不是原始设计的一部分。
面对这堵明显是后期修建的墙体,陈楚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直接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用橘猫机甲的强大破坏力来摧毁这个障碍。
陈楚调整了橘猫机甲的姿态,让机甲的机械臂对准了墙体的中心位置。
橘猫机甲虽然在工程机甲中属于小型机种,但其破坏力依然是极为惊人的,机甲的机械臂采用了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配备有液压驱动系统,能够产生数十吨的冲击力。
随着陈楚的操作,橘猫机甲的机械臂开始缓缓移动,然后以适中的力度撞击墙体,这种撞击看起来轻描淡写,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惊人的,整个过程完全称得上是摧枯拉朽,机械臂刚一接触墙体,那些用小石头堆砌的墙面便开始出现裂纹。
这些裂纹如蛛网般迅速扩散,从撞击点向四周辐射,墙体在机甲的冲击下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只是轻轻一碰,整堵墙便四分五裂,无数的石块和砂浆碎片如雨点般洒落在地面上。
随着墙体的崩塌,一个巨大的门洞逐渐显露出来。这个门洞的规模远远超出了陈楚的预期,其宽度达到了五米,高度更是超过了八米,如此巨大的尺寸表明,这个入口最初是为了容纳大型设备或车辆而设计的,绝不是普通的人员通道。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个门洞的边框完全由金属构成。这些金属材料呈现出深灰色的光泽,表面虽然有些氧化痕迹,但整体结构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金属门框的设计极其精密,每一个连接点都经过精心的计算和加工,体现出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
陈楚仔细观察着这个金属门框的结构特点,门框的材质看起来像是某种高强度的合金,这种材料在五大星域中通常用于制造宇宙飞船的外壳或重要设施的防护结构,门框的表面有着复杂的纹理和加强筋,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结构的强度,也为整个门框增添了一种工业美学的魅力。
从门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看出,这绝不是这个星球上原始文明的产物,它所体现的技术水平远远超出了目前这个星球所展现的文明程度,更像是来自某个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的杰作。
陈楚开始推测这个金属门框的历史和用途。
这个门框最初应该是配备有相应的金属门的,这扇门很可能是一个高科技的自动门或安全门,具有复杂的控制系统和安全机制,由于某种原因,这扇门后来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
当门的控制系统彻底失效后,管理者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花费巨大的代价来修复这套复杂的门控系统,要么采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封闭这个入口。显然,他们最终选择了后者,用石头修建了一堵墙来完全堵住金属门框和门洞。
这个决定很可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在这个时候,整个地下主控室被彻底废弃了,管理者们放弃了对这些高科技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转而采用更加原始但也更加可靠的管理方式,这种技术的倒退反映了整个文明所面临的某种重大危机或变化。
为了确保安全,陈楚决定直接驾驶着橘猫机甲进入这个金属门框,虽然门框的尺寸足够大,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未知危险,使用机甲进行探索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机甲不仅能够提供物理保护,还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探测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潜在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橘猫机甲穿过金属门框时,陈楚立即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门框后面是一个相当宽敞的空间,这个空间的设计明显具有功能性的考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楼梯,楼梯的设计宽大而坚固,显然是为了方便大型设备和人员的通行,楼梯的每一级台阶都用坚固的金属材料制造,表面有防滑纹理,体现出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完美结合。
在楼梯旁边,还设置有一部电梯,这部电梯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设施的高科技性质,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这部电梯显然已经停止运行很长时间了。
电梯门紧紧关闭着,门缝中透出一种陈旧的气息,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全部熄灭,显示屏也是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