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孩子大多是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想要。
而齐俐,一方面,她确实对不少东西都感到新鲜、好奇,所以经常满大街晃悠,还会盯着商店的部分展示看得目不转睛。
但另一方面,她对那些东西却很少产生“想要”的情绪。
包括做得非常漂亮的蛋糕,齐俐会多看很多眼,但轮到买的时候,她会选择同等质量的半成品蛋糕胚和奶油。
齐俐:
“因为漂亮本来就是用来看的呀。”
“既然店家允许免费看,而我又已经看满足了,我为什么还要买呢?”
“买一个精心雕琢的漂亮蛋糕是吃下肚。”
“分开买蛋糕胚和奶油也是吃下肚。”
“既然味道一样、后者价格更低,那我当然是买后者呀。”
于荼:
“你不觉得漂亮的东西吃起来会更美味吗?”
“你看,一般我们形容美食时,说的是色香味俱全。”
“色,也就是外观,是排第一位的。可见其重要度。”
齐俐:
“不觉得。”
“而且吸收到的能量也没有区别。”
“那个顺序应该只是身体接收信息的先后。”
“一般面对食物都是先看到、闻到,最后才尝到。”
于荼感觉自己可能懂了。
自家女儿是个审美不太好且实用主义的小姑娘。
于荼对齐觞分析:
“轻轻看漂亮东西纯粹是凑热闹。”
“看这个热闹也可以,看那个热闹也不坏。”
“因为什么热闹带给她的乐趣都差不多,所以她不太挑,也很难产生为某个热闹花钱的想法。”
“能让她积极付钱的只有食物。”
“而且是不包括摆盘、包装、品牌名声等附加物的食物本身。”
齐觞:
“正好她还有感知到食物蕴含能量多寡的能力。”
“她能轻松识别散装食物、临期食物、边角料等的品质。”
“如果看到品牌精包装食物的品质并不比散装食物强,价格却高出好几倍,对包装毫无兴趣的轻轻自然会选择散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