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俐给小伙伴们介绍可选工作内容:
“有定期上门陪猫玩、线上和线下的游戏陪玩、编织小手工艺品……”
“以及最受期待的:监督学生写作业。”
到齐俐家开会的小伙伴们震惊:
“监督什么?”
“什么作业?”
“我们自己没写也能去监督别人吗?”
齐俐:
“看来你们也特别期待这项呀。”
“也许能实现双向奔赴。”
“那我具体说说。”
“监督的对象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
“有些是家长委托,有些是学生本人委托。”
“因为学生本人委托的情况,学生的配合意愿会更高,也就是我们工作起来会更轻松,所以我先来说这个。”
“简单说来,有些学生有努力的心,但缺乏自制力,于是便想给自己找外部监督。”
“如果我们接这类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待在委托人附近,盯着委托人看书、别玩手机。”
“自己下委托的这类普遍都比我们大十岁左右。”
“面对比他们小这么多的监督者,他们会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差。”
“如此我们的监督就成功了。”
“并不需要我们进行暴力镇压之类的行动。”
“我们还可以带着我们的暑假作业去和他们一起学习。”
小伙伴:
“齐姐,你还没有放弃认真完成暑假作业的念头吗?”
“你又不像言誉那么追求满分。”
齐俐:
“我确实不在乎是不是满分,但是,我想要养成自律的习惯。”
“我可以不想做一件事情,但当我想做某事时,我就希望我能做到。”
“做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不会拖拖拉拉,不会必须别人推着我才能走。”
“如果现在不把自律培养成习惯,将来可能我们也会成为需要花钱请比我们小很多的小孩监督我们自律的冤大头年轻人。”
小伙伴:
“那家长委托监督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