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学校也不上课,给学生发新书,要求带回去包书皮写名字,第二天准时来上学就行。
林晓是高中生,开学报名完就直接要住校,没有回家一说。
因为要把住宿的东西全部带过去,所以是林志成陪同一起。
林志成问邻居借了辆电动三轮车,把两个红白蓝条纹塑料袋放上去。
一个袋里装了条薄被子,还有一个枕头和一张草席,另外就是林晓要穿的换洗衣服。另一个袋里则是一些吃的和日用品,还有脸盆脚盆、牙刷牙杯、肥皂衣架等等。
不能放进袋子里的还有一个热水瓶,到时候得竖着放在三轮车角落,免受挤压。
高中生住校看似简单,零碎琐事却不少。且章若梅比较节约,未免东西遗漏没带全,还特地列了一张清单。
这会儿,单子就在林晓手中拿着。
“晓晓,你对对,有没有落下的。你妈说学校里买日用品比较贵,咱能自己带就自己带,剩下来的钱多打两个菜,吃好才是要紧事。”
在金钱观念上,林志成和章若梅很相似,穿的用的一般就行,但必须吃好吃饱,只有吃进肚子里的才是真正享受到的。
林晓拿着单子核对一遍,点点头,“都在呢,爸,我们出发吧。”
“好嘞,你坐上来,坐在那包被子上面,软和。”
林晓坐上电动三轮车后座,一只手抓着旁边扶手杆子,另一只手不时按住被风吹乱的刘海。
路面坑坑洼洼,每经过一个坑,林晓都要被震的屁股离开座位,整个人跟着小幅度晃动。
林志成听到后面声响,放慢开车速度,“石子路就是这点不好,没办法,咱们村子里的路,政府也不会管。”
“以后肯定会管,到时候家家户户全部通水泥路,出门就方便多了。”
林晓忘了具体是几几年,只记得那会儿应该是刚工作不久,镇政府出资,村里再额外补贴一部分,将每一条小路都浇上了水泥路。
自此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都可以放心穿拖鞋出门。再也不会有大雨混着泥浆,偶尔还能看到漂浮在水坑里的牛粪羊屎这些。
林志成听笑了,倒也没反驳,“这倒是不错,就看得等几年了。”
“快了,国家在发展嘛,总会一年比一年好。”
“你说得对,我和你妈结婚那会儿,村子电都没通,也没有自来水,现在这些都有,咱家还接了固定电话……”
父女俩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很快就到了三中校门口。
林志成没让女儿动手,一手一个,轻松拎起两个大塑料袋。
“晓晓,你就背个书包,把热水瓶拎着。”走出去两步,回头又问:“咱先去宿舍,还是先去报名?”
“先报名,我们去教务处,报完名才知道具体宿舍是哪一个。”十几年前的报名流程,林晓也只记得一个大概。
好在开学人流大,跟着大部队走就行,遇上不知道的情况,随手抓个人问一句,对方也是热心回答,还会尽可能详细的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