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林晓发挥不错,考了年级第三,总分647。
年级第一依旧是常心悦。
林晓趁着晚自修还没开始,去电话亭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月考成绩。
“年级第一还是常心悦?”章若梅问。
林晓“嗯”了声,心里已经猜到她妈接下去要说什么,无非就是“再用功点,努力追上人家,多和第一名讨论学习”。
但这一次,章若梅只是感叹一声:“到底是底子好,学的扎实。”
“什么?”林晓没回过神,但她听出来,她妈的声音有些欢喜,“妈,你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
“是咱家有好事,这样,你明天放学去你小姑家的五金店,先别回家。”
“干嘛?去小姑那再回家,得绕好大一圈。”
“你听我的,让你去就去。”
章若梅不肯细说,林晓也没心思猜,她还忙着和常心悦讨论要不要提前预习高二课程的事情。
常心悦没直接回答,反问了一个问题,“林晓,你想上哪个大学?”
林晓笑了,“你这话说的,大学又不是我想上哪个就能上哪个,如果真的可以心想事成,那我肯定清北。”
“我的意思是,你心仪且想要考上的大学有没有,难道心里没什么努力目标吗?”
林晓想了想,老实摇头,“真没有,全国好的大学很多,可选择的范围太广了。如果真要说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争取考个211吧。”
“什么211?”张娅听得懵逼,“211是什么大学?”
常心悦:“就是211工程,1995年□□批准,全称‘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还有一个985工程,1998年提出,主要目的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听起来还是985更上档次,那就考985呗。”张娅不以为意。
林晓:“985当然好,谁不想上985,问题是很难好么。我们可是在三中,咱要认清现实,三中能考上985大学的,也就年级前几名才敢想。我们文科生,估计常心悦才有可能。”
见张娅不理解,林晓直白说:“你知道么,咱们浙省,有且仅有一所985,你要考浙大?”
这回张娅听懂了,连连摆手,“不敢想不敢想,我哪能考得上浙大啊,祖坟冒烟了都不可能。我妈说我能考上咱省的师大她就谢天谢地了。”
常心悦却是摇头,“张娅,你如果真能考到那个分数,我建议你报外省,可选的大学会更多。”
“再说吧,师大我也就做梦敢想想,我这成绩还不一定呢。”
常心悦转回去和林晓继续说:“你既然没有清北梦,只是想要考上一个211,那提前学习其实没必要。”
“嗯?怎么说?”林晓挺想听听对方的建议。
常心悦:“高考四门,语数英综,总分一共750,去年浙省文科一本线是560,如果平均折算,大概就是总分的75%。老班有一句话说的挺对,无论哪一门学科,考卷上大部份都是基础题,占到卷面分差不多80%,只要这部分基础分不丢,考上一本大学完全没问题。”
林晓一点就通,立即明白怎么回事,“我知道了,我只要高中三年每门课学得足够扎实,所有基础题都不扣分,即使我不死磕最后一道数学大题,我也照样能考到高分。”
“嗯,至少考个211大学,总分的80%足够了,还能允许你有一些容错率。但如果你目标是全国前几的名牌大学,那就每一分都不能丢。”
常心悦的目标很坚定,全国前五的大学。
林晓有自知之明,和常心悦不能比,但她心里也没具体努力的大学,干脆就给自己定了个每次考试争取600分的目标。
“你每次都考650多,这目标太低了吧。”张娅觉得好朋友还能再嚣张一点,“不然定个小目标,考一个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