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刘鑫率龙耀军离开成都,走了一个月时间,回到了洛阳。到了洛阳后,他才收到消息,交州刺史张津已经死了,朝廷只需向交州重新派遣官员,交州就算了重归朝廷。至于交趾的土皇帝士燮,使者一到,这家伙屁都不敢放一个,直接举手投降。
刘鑫想了一下,便下了道指令,将士燮及其家人召进京来。同时,他让鲁肃率龙翔军南下,驻军于交州南海番禺,威慑士燮。此举自然是想收了士燮的兵权。
如此一来,天下大定。
建安十年(205年)十二月,皇帝刘协下了禅让诏书:“朕在位十有六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燕王。”
刘鑫顺利地登基为帝,国号自然仍是汉。他的首个年号为新平,意为天下刚刚承平,百废待兴。王妃蔡琰进封皇后,长子刘佑被封为太子。
新平元年(206年)一月,轰轰烈烈地官制改革开始了。这是刘鑫策划了数年的时间,他自然很关心。在这场改革中,官职和品级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官员们走上了新的岗位,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两个月之后,刘鑫下诏,大肆封赏,对所有人论功行赏。不少人升了官,不少人升了爵,不少人得到了钱财及其他赏赐。这次官职的变动,实则是纠正了官制改革中一些任命欠缺的地方。
文臣中,贾诩、国渊等一些旧臣走上了人生巅峰,武将中,各军统帅和军师,除了鲁肃这个资历比较轻的之外,均已是走上巅峰。天下承平,战事少了,一些军中之人也慢慢向文臣方向转变,例如荀攸、沮授、田丰等。
各种改革扑面而来,一开始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有人因不满而发动叛乱。不过,叛乱很快就被刘鑫给镇压了。几年之后,朝廷渐渐稳定了下来。
随着西域商路和南下海上商路的开通,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南北水路在刘馥几年的努力之下,也终于挖通,水上运输改善了不少,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刘鑫励精图治,大汉天下生机勃勃,慢慢富庶起来……
(全书完,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