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借粮。”
“借粮?”韩宜可闻言,顿时愣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似乎对这个答案感到十分意外。
过了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继续追问道:“征南军的粮饷一直是由朝廷供应的,而且兵部尚书赵仁亲自负责调配。
你为何还要舍近求远,来镇远卫借粮呢?”
沐英闷声闷气地回答道:“因为再过不久,军中就要断粮了啊!”
他的声音低沉而压抑,仿佛整个镇远城都被这股沉重的氛围所笼罩。
韩宜可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焦急起来,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紧张而凸起。
他情急之下,完全不顾及自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的身份,竟然紧紧抓住沐英这个武将的肩膀,像个孩子一样来回摇晃个不停。
“朝廷拨下来的军中粮草到底去了哪里呢?
难道是被你跟傅友德、还有秦王中饱私囊了不成?”韩宜可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怀疑和质问,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沐英,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端倪。
沐英被韩宜可这样摇晃得心烦意乱,感觉自己的脑仁都在隐隐作痛。
然而,为了维持自己一贯以来老实憨厚的形象,同时也为了避免在众人面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沐英强忍着内心的不满,没好气地解释:“狗屁的中饱私囊!
朝廷那边,已经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没有给我们调拨粮食了,将士们手中的饭碗都快见底了。”
他的语气虽然还算温和,但其中的无奈和焦虑却是显而易见的。
沐英顿了顿,接着说道:“再这样下去,大营里的几十万人恐怕只能集体去喝西北风了。”
韩宜可听了沐英的话,稍稍冷静了一些,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他皱起眉头,继续追问道:“那朝廷为何不给大军拨粮呢?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隐情?”
沐英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朝堂之事,连你这个监察御史都毫不知情,我远在京城两千多里之外,又怎能知晓其中内情呢?”
韩宜可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额头上的冷汗如决堤之水般,唰的一下流淌而下。
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自己身为太子一党,自然清楚不给征南军拨粮乃是太子殿下亲自下达的教令。
然而,对于这其中的具体缘由,他作为东宫的一个边缘人物,实在是无从得知。
在这尴尬的时刻,韩宜可不得不强行镇定下来,迅速转移话题,开口问道:“黔国公,您此次前来镇远卫,所为何事呢?”
沐英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回答道:“这还用问吗?
军中的粮草即将断绝,本公此番前来,自然是要与镇远卫指挥使顾成商议借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