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明绰回到上阳宫,还没进门就已经看见了天子的辇舆停在殿外阶下,她什么都没说,先转头看了一眼阴青蘅。
阴青蘅统管上阳宫,也不是长公主回来以后才安排的事情。建康的宫城太大了,朝廷也不是每个宫殿都有闲钱去维护,若是哪里没人住了,几年之内就会破败,但上阳宫不一样。陛下一直着意让人维持着原状,阴青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拨过来的。
明绰住回来两天就看出来了,阴女史是天子的人。但她看起来也没有生气,只是指了指立在天子辇舆旁边等候的任之,轻声道:“去吧。”
阴青蘅一怔:“长公主?”
任之欲盖弥彰地别开了眼,似是想装作跟阴青蘅不熟。明绰看得好笑,只是摇了摇头。阴青蘅还算聪明,知道她已经看出来了,乖乖地过去跟任之站一块儿了,就算承认了明绰的猜测。
明绰了然地笑笑,自己提起裙摆进了殿。
萧盈果然已经在等她,甚至不是会客的外殿,而是里面长公主的寝殿。明绰进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伺候的人都没留,萧盈屈着腿,别别扭扭地坐在了她床下的脚踏上——从前明绰去含清宫看他,最喜欢坐的那个位置。
见到明绰进来,萧盈抬起头,朝她露出了一个微笑。
这还是回宫以后明绰第一次私下里见他,她还没有想好应该如何面对皇兄,但他来了也就来了。倒也不用特意摆脸色让萧盈知道她生气,明绰很肯定袁煦已经把什么都告诉他了。甚至没有必要以“你去哪儿了”“你怎么来了”这样的话来开场,他肯定知道她今天去了承华宫。
所以看着萧盈那个微笑,明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站着,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直到萧盈主动把袖子抬起来,让她看见他身边的托盘。里面是一碗醍醐,两碟干果。
明绰终于没忍住笑了,走过去,坐在了他身边。
“皇兄,”明绰顺手把那碗醍醐端远一点,提醒他,“乌兰人不缺醍醐。”
萧盈眉毛轻轻一扬,好像有些懊恼自己竟然没想到这么显而易见的事。但他明显不是真的没想到,因为他把袖袍一撩,又掏出了一壶酒来,搁在了那托盘上。明绰低头看了一眼,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小时候才喝醍醐,现在他们之间,只能喝酒了。
萧盈抬手斟了两杯酒,一杯给她,一杯留给自己,然后先举了起来,作势要跟她碰一碰杯。明绰就举起来,任他凑过来,轻轻一碰,然后听见他说:“敬乌兰徵。”
这是明绰没想到的。她眉毛一挑,看着萧盈仰起脖子,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酒。萧盈也不催她喝,自己又斟了一杯,问她:“他真的给玉含立了石像供奉吗?”
明绰这才恍然地一笑,把酒喝干,回答他:“立了。在长安的西觉寺。”
萧盈就点了点头:“那多谢他。”
他的口吻好像乌兰徵还活着。明绰什么都没说,把空杯子伸过去,让他继续倒。没有人敢跟她提起乌兰徵,除了袁綦那个实心眼的送了一口鸿鸣剑过来。建康的人都说她回来是喜事,没有一个人敢提,她回来,是因为她的丈夫不在了。
萧盈继续给她斟上,又问:“他对你好吗?”
“你不是都知道吗?”
萧盈看着她:“朕要听你亲口说。”
明绰把酒接过来,只说了一个“好”字,喉中已经哽住。她轻轻咳了一声,仰起脖子,又把酒喝完,继续把空杯子伸过去。萧盈伸出三根苍白细长的手指拈住杯沿,拿走了,没再给她斟。
“九年前,朕给袁煦下了一道密诏,要他去长安,无论如何都把你带回来。”萧盈转头看着她,“但是袁煦抗命了。”
“哦,”明绰想起来了,原来这就是当初谢维在平城时跟她提过的那道没有人知道的密旨,“所以你罚了他?”
萧盈微微地眯起眼睛,似是好好回忆了一番才想起来。那一年,桓宜华第一次为了苻家女一事告到了含清宫,袁煦确实受罚来着。萧盈明白她误会了什么,好笑地摆了摆手,只道:“不是为那个。”
袁煦回来说,大燕帝后恩爱和睦,皇后在宫城正殿面见朝臣,处理政事,而乌兰徵在他起居寝殿接见他们兄弟二人——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
明绰过得很好,有夫君爱重,有大权在握,还有襁褓中的娇儿。他能罚袁煦什么?
“朕只是想不明白,”萧盈的声音很轻,“他既然这么爱重你,为什么又眼看着那些兀鲁蛮子把你逼到要向母国求救呢?他不是横扫六合吗?他不是一代雄主吗?”
明绰露出了一丝苦笑。她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能伸手去抢酒杯。但是萧盈避了一下,只道:“你酒量不好,慢些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