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派了一明一暗两拨人来接赵姬母子归秦,明面上那一波直接到赵王宫去要人,暗地里的则早已打探到夫人和公子失踪数载,正在查探他们的下落。
先前哪吒并没猜错,子楚归国之后,之所以没派人来照顾妻儿,就是因为有昭襄王嬴稷阻拦。
在嬴稷看来,死一个没见过面的重孙,换一个攻伐赵国的理由,简直不要太划算。所以他就放任赵国苛待嬴政母子。
没想到他们母子命大,没死成不说,还有了别的机遇。
嬴稷和嬴柱接连死去,子楚顺利继位,很快就派人来迎接他们母子。
赵姬是他的第一个女人,嬴政是他的长子。从私心里来说,他是希望一家团聚的。
从政治上来说,如今他后宫分位最高的是夏姬,与母亲夏太后同出一族。夏姬生有成蟜,是子楚唯二的儿子,夏太后自然期望儿子能立夏姬为后。
可子楚却很清楚,自己虽然成了秦王,根基却并不稳固,需要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国势力支持。
原本他认了华阳夫人为母,登基之后却将生母也一并奉为太后,就已经很不厚道了。华阳夫人以大局为重,并没有在这件事上闹腾,子楚也感激在心。
若是他再把夏姬立为王后,成蟜立为太子,就等于是要绝了楚系的希望,是与楚系彻底撕破脸。
这对他百害而无一利,子楚当然不会做。
可是,若要让他遵从华阳夫人之命,迎娶楚国贵女为后,他也不愿意。
因为秦国的朝堂上,楚系扎根已经够深了,他不想再助长楚系的嚣张气焰。
这个时候,接回赵姬母子,以嬴政是长子为由,立赵姬为王后,就是最优解。
这些道理,扶荔夫妻明白,嬴政明白,甚至戴璇和郑措也都明白。偏偏赵姬不明白,一心以为是子楚对她一往情深。
戴璇和郑措出身蜀国,而蜀国自来便是女子掌权。但凡赵姬脑子清楚,她们俩更乐意扶持身为女子的赵姬,让她做一个宣太后那样的实权太后。
可赵姬烂泥扶不上墙,她们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向嬴政投诚了。
在回秦国的路上,嬴政和她们接触多了,真心觉得让她们伺候赵姬,实在屈才!
只是赵姬成了王后,需要她们在身边辅佐,王后的权力也不小。嬴政见她们没什么不满意的,也就按下了举荐她们入前朝的想法。
得知嬴柱死讯时,扶荔说过的那句话,嬴政其实一直记在心里。
——秦国要出圣君,总要祭献一两个国君来平衡天意。
在没有归秦之前,他还为此伤心过。可回到秦国之后,朝堂上复杂的局势,后宫两位太后对他若即若离的态度,还有弟弟成蟜面对他时那种莫名的优越感,都让他十分不快。
此时,十岁的嬴政已经是秦国的太子。一朝国君身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王。
他有点期待父亲的死亡了。
第199章嬴政的感悟
这日春分,扶荔带着嬴政到郊外看农人耕种。一是他了解民间疾苦,二是为了替他刷贤名。
从上古至今,百姓黎庶都喜欢能亲耕稼穑,重视他们温饱的君王。嬴政虽然还不是国君,但已经是太子,还是一个背后没有多大势力的太子。
他急需营造自己的贤明,吸引有才之士来投。
而嬴政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等到正午时分,他吩咐跟来护卫去钓鱼、打猎,身边只留了哪吒这一个高手。
看看四周没外人,他便诚恳地请教扶荔:“老师,怎样才能快速网络人才呢?”
扶荔欣慰地看着他,不答反问:“昔太公垂钓于渭水,文王占卜后往求之,问他‘你喜欢垂钓吗’?你知道太公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