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当初,08年首都奥运会开幕式上,张一谋用一场“画卷展开”的惊艳创意,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的震撼、活字印刷术展现的千年文脉、李宁空中点火的经典瞬间……每一个画面都堪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这场开幕式,不仅让全球观众叹为观止,更让“张一谋”的名字与“中国大场面”牢牢绑定,“国师”的称号也自此传遍大街小巷。
后来的冬奥会开幕式上,虽然少了些08年的极致震撼,却多了一份东方美学的留白与浪漫。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意场景、主火炬“微火”传递的环保理念,依旧稳稳落地。
在这第二次奥运会开幕式上,张一谋用细腻的表达,展现了中国的另一种风采。
只是近几年,老谋子的作品口碑却时好时坏。
从《长城》的争议不断到《满江红》的票房与骂声齐飞,观众渐渐不再轻易喊他“国师”,对他的期待也多了几分理性。
但即便如此,在大场面把控这事儿上,行业内外依旧没人敢质疑他。
毕竟,能把奥运会、冬奥会开幕式办得既有国际范儿又不失中国魂的导演,国内没几个能做到。
如今,到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70多岁的张一谋终究是老了,精力也跟不上高强度的筹备工作了。
于是,“顶上去”的担子自然也就落到了陈飞肩上。
可陈飞的情况,和当年的张一谋又不一样。
他太年轻,才不到40岁,名声也太响亮。
欧洲三金导演、好莱坞大满贯、戛纳、好莱坞、威尼斯终生成就金狮奖,拍出了多部票房口碑双爆的电影作品……还有刚拿下金狮奖的导演妻子,每一个标签都让观众对他的期待值拉到了顶峰。
所以,大家不仅希望他能延续“中国大场面”的水准,更盼着他能拿出超越08奥运、冬奥的新创意,用年轻人的视角,给亚运会开幕式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正因为如此,圈内人都清楚,这次的亚运会开幕式对陈飞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
要是成了,那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直接接过张艺谋的“大场面接力棒”,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导演”,乃至于第二代“国师”。
可要是没成,哪怕只是中规中矩,没达到观众预期,那之前积累的口碑都会受影响,网上的骂声怕是少不了。
不出意外的话,“名不副实”、“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的评价也会铺天盖地而来。
所以此时,杭州奥体中心的导演棚里,陈飞目光紧紧盯着监视器时,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场开幕式,只能成,不能败!
……
此时,导演棚内,对讲机里的声音此起彼伏。
宁皓的声音带着几分干练:“观众入场引导环节已全部准备妥当,工作人员已到位。”
紧接着是郭樊的回复:“数字特效团队这边调试完毕,各设备信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