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人呢?”
谭小五硬邦邦地道:“都死了。”
那人滞了一下,又问:“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谭小五道:“我是峡边村人!我大哥带我来找大伯的,不过没找到。”
那人几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垂首注视着他,谭小五也抬头毫不示弱地看回去,小腰板挺得直直的,双手背在身后攥成拳头。
那个人忽然直起身来,侧转脸吩咐:“董仁,拿些吃的给这孩子。”
后边一个穿绿衫子的人答应一声,转身快步去了,不一会儿功夫,捧了个长方木盘出来,上面摆着一碗粥,一碟子点心。
那个穿烟紫色袍子的人挥挥手,让摆在旁边一张方桌上,又俯身对谭小五很亲切地道:“小五,你刚才没吃饱吧?再去吃点吧。”
谭小五的目光早就牢牢粘在那只木托盘上了,听到这句吩咐,再也顾不得别的,一个箭步就冲过去,抓起一只起酥点心就往嘴里塞。
那碗粥跟刚才他们喝得那稀汤汤的也不一样,是散发着异常甘美清香的淡绿色的米粥。谭小五给点心噎着了,就咕嘟喝一大口,那自然弥散的甘甜滋味,差点让他把舌头都吞下去。
在他背后,那个烟紫袍子含笑看着他,转头又叮嘱那个刚才把他提溜过来的人:“常喜,你看着那孩子些,他饿久了,不能一气吃太多的。”
那个中年人沉稳地应了一声,走到了桌边,从碟子里又拿了一块点心递给谭小五,然后就把剩下的连碟给了别人:“就能再吃这一块了啊。”
谭小五有些急,他恨不得把那一碟都一口吞了,但东西毕竟是别人的,他决定还是先把眼前的都吃到肚子里再说。吃到肚子里才真正是自己的嘛。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身后那个烟紫袍子又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慢慢念出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那人声音不大,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但他念这句话时,声音里似乎包含着很深很深的惆怅和痛楚。
谭小五压根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那个人声音里的惆怅痛楚却一下子击中了他幼小的心灵,他不知怎的,连吃都忘了,手里捧着碗,呆呆地坐着,脑海中瞬间闪过奄奄一息的大姐、老家坍塌的房舍、大哥灰暗消瘦的脸庞、漫山遍野的大水、倒在泥泞里的死尸、碗口大的蹄铁、挥舞到头顶的皮鞭……
泪水从眼眶里无声地滚落,在他肮脏的小脸上冲出了两道亮亮的痕迹。
“哟,怎么哭了?哪里不舒服?肚子疼么?”那个叫常喜的中年人注意到了,连忙弯下腰问他,还伸手搭他的脉搏。
他用力摇摇头,抬手胡乱擦了下眼睛,又狠狠咬了一大口点心,塞满了嘴,泄愤般地嚼着。
常喜看看他,摇摇头叹了口气。
待他吃完喝完后,也是这个常喜,拉着他起来,把他带到那个烟紫袍子面前,叫他跪下道谢。
谢齐王殿下的恩典。
他刚才就猜到这个烟紫袍子肯定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现在听说他叫“齐王殿下”,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官,但都“王”了,都“殿下”了,肯定非常厉害。最要紧的是,就因为那句他听不懂的“天地不仁”,他对这个人充满了一种莫名的亲切。
他模模糊糊地觉得这个人好像可以理解自己,甚至可能可以为他解答他内心的那些疑惑。
他就跪下去了,按吩咐给那个人磕了个头。
他那时完全没有想到,磕的这个头,给他自己开启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
齐王殿下高启钧,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素有贤名,为人高洁清正,深得圣眷。
这次青河大水,高启钧主动向父皇请命前来抚恤赈灾,同时也要调查河堤轻易溃塌的原因。
前年朝廷刚刚拨了大笔钱款,调运了二十万的民力,修缮巩固堤防,怎会才过两年就这样一塌糊涂?
圣上原本不想他来出这趟辛苦费神的差事,毕竟这位三皇子打从娘胎出来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从小到大,一直是全天下最好的药材将养着他,却也难治娘胎里带出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