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沈携玉兵败前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也是谢琰。
谢琰,谢琰……
如果谢琰还在的话,他又怎么落会到这样的局面。
可惜,前世的沈携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时已晚,那个人已经离开很多年了。
沈携玉把脸埋在那人的颈间,搂着他的脖子闷不做声,心中已经做好了被谢琰嘲讽一顿的打算。
但出乎意料,谢琰没出声。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那人琉璃镜后的眸色变得很沉,沉默了良久,才很克制地按住沈携玉的后腰,接受了他这个拥抱。
那人叹气道:“殿下,总算有点良心了。”
……
翌日,是老王爷出殡的日子。
丑时刚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灯笼。送葬的队伍提着灯笼,从淮南王府出发,一路撒着纸钱,浩浩荡荡地往城外走去。
一路上,王府里的家眷们步行扶棺,送老王爷的灵柩出城。
为首之人,自然是世子沈携玉。世子的腿脚不好,但今日是父王出殡的大日子,他自然也要尽力全了这份礼数,和所有人一样用两条腿走着出城。
乌云蔽月的夜晚,路上连月光都没有,只有仆从们提着几盏纸灯笼用来照明。
沈携玉腿脚不便,扶着棺材也看不清路,连续绊了好几下,险些摔了一跤。
小昭紧跟在他侧后方,一步之内的位置,满怀担忧地看着沈携玉,随时准备出手搀扶:
“殿下,殿下……够了够了,不要再走了……差不多了吧,你已经走了二里路了!”
放平日里,沈携玉恐怕一个月都不见得会用自己的腿走二里路。今日却一口气走了这么远,腿脚如何能吃得消?
沈携玉没回应,默默地看了一眼对面的沈肇。
沈肇是个标准的废物纨绔,身形肥胖,缺乏锻炼,常年花天酒地把身体都掏空了,这一路走下来,他其实不比沈携玉轻松多少。
大概是受到了夏侯氏的命令或者是威胁,沈肇也被迫扶着棺,来送老爹最后一程。
看着沈肇汗流浃背的样子,沈携玉风轻云淡地说:“继续走。”
果然,还没走出城门,沈肇就先一步坚持不住了。跟在队伍最后面的马车,原本是给身患腿疾的世子沈携玉准备的,谁也不成想,第一个坐上去的人却是沈肇。
夏侯氏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险些没把沈肇给瞪穿了。
大启朝崇尚孝道,诸侯王的丧葬礼仪更是森严,沈肇这一行为,等于是大庭广众的丢人。
见此情形,路边围观的百姓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世子殿下有腿疾,还一路步行扶棺相送,真是忠孝之人!”
“啧啧,世子都坚持步行,身体健全之人却先去乘车了,真是荒唐……”
老王爷的陵寝,修建在城外的深山里,路途遥远。步行扶棺出城之后,众人就坐上马车前往。
原本安排给沈携玉的马车,被沈肇给坐了。沈携玉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原本就不宽敞的马车几乎被沈肇一个人给挤占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