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非翰林不入内阁,可入到翰林并不代表就能进入内阁,进士三年就会录取一批,内阁得多久才能有个空缺,除去个人能力,还要看有没有人提携培养。
这就好比后宫选秀,选出来的秀女也就新鲜一时,等新的一批上来,爬不上去的,就该发配冷宫了。
是以,进入翰林院之后被分配到何处就至关重要。
若是被分去接触起草诏书赦令这些机要事务,那自不必多说,妥妥把你当重点对象培养。
若是被分配去修撰经史子集,也还不错,毕竟学术声望也是一种隐形资本,证明你有潜力。
可若被打发去做整理档案文库、誊抄文书这些杂活,那就基本是没什么指望了,将来即便是外放为官也得不到重用。
方才莲娘口中的这位陈大人,正是负责裴慎、林砚以及王学文等翰林的工作分配与考评。
说他直接决定着几人前程,一点都不夸张,如今陈夫人过生辰,几家子若没点想法,那就真是不求上进了。
吃着晚饭的功夫,桂娘同王学文说起陈夫人生辰之事。
王学文在翰林院混几年了,做的一直都是眷抄文书、整理档案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杂务。
他比谁都更心急,比谁都更需要一个机会,可着急有什么用。
陈学士为人一向低调,他在翰林院这么久都没听说过对方夫人的生辰日,赵芮却能打听到,可见他自己的人脉有多无用。
想到此,王学文不由得自嘲一笑。
以陈学士的为人,夫人生辰,顶多会邀请一下顶头上司的家眷以示尊重,剩下的必是极为交好的亲戚或者朋友,哪里会有他去掺和的份儿。
就算人家邀请到他,张桂娘能拿得出手么?还不够给他丢人。
真是成也翰林,败也翰林,当初就是因为进了翰林院,为了保住清贵的名声他才没有……
“爹爹,你吃!”
懊恼之际,王学文一低头,看到小福哥手里捏了一小块鸡蛋,举给他吃。
王学文忍俊不禁,双手抱起儿子,在福哥儿脑门上亲了一口。
贵娘出主意道:“陈夫人生辰,咱家也没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明日我去买些好的绣线,绣布。
届时提前送过去,人家稀罕不稀罕的,赖好是咱们一份心意。”
王学文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东屋这边。
何琇也在同林砚说着此事,林砚微微挑眉:“赵芮的消息倒是灵通。”
“赵家的亲朋故旧颇多,在翰林院呆的时间也长,砚郎当同他交好才是。”
院里何琇与莲娘走得近,听莲娘说了许多赵家之事。
林砚不大喜欢赵芮这等钻营之人,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何琇又道:“我们初到京城,认识的人也不多,亦不知晓陈夫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