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路段的水位并不高,约莫在一米六左右,头部可以完整的露出水面。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第一节车厢,从当前位置往后数三个车厢是方才受困者聚集的地方,目前以肉眼观察,已无其他受困人员。
林潜兮在扶手位置挂了引导绳后,与其他两人呈前后站位,各自简单排摸附近的情况。
前三节车厢的排摸十分迅速,虽然环境比较复杂,但好在除了弗兰克以外,林潜兮和小开对国内的地铁车厢构造都十分熟悉。
林潜兮负责布置引导绳,缀在最后的弗兰克负责二次检查。三人配合默契,开始往第四节车厢游去。
整个十号线地铁隧道存在高低起伏,有多个驼峰段和洼地段。当三人进入第四节车厢时,很明显感觉到水位开始上升。
前面三节车厢他们尚且能保持头部、肩部露出水面,可越往第四节车厢游,水位就上升的越明显,已经到了咽喉处。
这说明地势在降低。
三人都很谨慎,没有贸然下潜,在能见度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出水作业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五节车厢,水位进一步上升。
林潜兮布下引导绳后,探头往后续车厢眺望了一下。视野范围内,水位似乎已经快要接近地铁上部的扶手栏杆,越往后水位越高,几乎与天花板完全贴合。
“马上进入潜水路段了。谨慎一些。”林潜兮提醒了一句,马上意识到弗兰克听不懂中文,又用英文说了一遍。
三人互相打了手势,确认状况、继续往前。
第六节车厢,即此前救援队从外围搜救时所抵达的位置。在这个车厢内,水位已经超过两米,几乎完全淹没厢体,三人在进入这一节时,完成了下潜。
水质比想象中更差,可视范围甚至连二十公分都没有,三人紧紧抓住引导绳,先是互相伸手确认了彼此的位置,防止任何一名队友落地,同时迅速往前游去。
游在第一个的林潜兮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一手拿着引导绳的线圈,另一只手有规律地平扫摸索。
换成任何一个陌生的洞穴,在这种可视环境下都是完全无法作业的。因为不熟悉,无法判断路径和布线点,也完全看不清路段,潜水员的体验只能用“抓瞎”来形容。
但好在这是一节地铁车厢。
即便不知道完整的车厢内饰布局,但地铁内大致是怎么样的总归是知道的。
林潜兮一路过来选择的布线位置都是地铁侧门边上的扶手栏杆,这个位置的扶手恰好是一排座位的末端,和挡板有个交叉,布线可以直接在交叉位置上缠绕,不容易滑落,也不用太废心思找固定点。
布完线后往前便是侧门,宽度约2米。每节车厢的单侧是2个车门,游过去之后就能摸索到车厢与车厢之间的连接处。
视野实在不好,林潜兮只能凭借经验判断游出了多少米,而后在差不多的位置横扫摸索,以期能摸到下一个扶手杆。
好在他运气不错,控制力、潜水经验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他带着小开和弗兰克一路往前,在心底估算自己的游程。
第六节车厢末端,水位依然很高。
林潜兮在完成一个布线点后,微微停了下来。跟在他后面的小开横扫的手臂触碰到了他,也一并停下,等待林潜兮的判断。
位置差不多了,林潜兮观察了上方,打了一下潜水灯光。
这种灯光是特殊救援时才用的红光,穿透力极强,可以用简单的灯语在复杂环境下与队友交流。
林潜兮打的灯光含义是“继续向前”。
又游了一段,接近了第七节车厢末尾。
这里的水位终于降了一些,林潜兮用潜水灯观察了一会儿,确认上方的水位离车顶约有五到十公分的,空间相当逼仄,只有仰面朝着车顶才有可能呼吸。
林潜兮短暂停留思考,打出灯语,决定上浮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