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组则在各驼峰段搭建浮筏式平台,用来接应救援人员。
医疗组和其他后勤人员则跟着保障组转运伤患,遇到生命垂危的遇难者当场急救。
很快保障组的人开始将搭建浮筏式平台材料运送到隧道内,攻坚组也进去了三波,下一波就轮到了黄河救援队的人员。
林潜兮和宋瑜已经全部湿透了。
他们穿着干衣——这能更好地保证他们的体温,隔绝雨水的浸泡,若是后续需要潜水救援也能第一时间完成准备。
干衣的外面还套了一件橙色的救援背心,以保证突发情况下他们能有必要的浮力保证安全。
他们的头发上、脸上全是水,来不及擦拭,每个人都看上形容狼狈,连向来风度翩翩的宋瑜也和落汤鸡没什么区别。
林潜兮道:“我要准备往前了,你注意安全。”
宋瑜点点头:“放心,你也注意安全。我就在你们后面那段驼峰段,有任何状况都可以返回来找我。”
紧急关头纸短而情长,林潜兮很想亲宋瑜一口,没敢。他看了他一眼,冲上去紧紧和他拥抱了一下。
这一个拥抱穿山越岭而来,笔直地击中了宋瑜的内心。在潮湿冰冷的雨水中陡然而生一股滚烫浓烈的情绪,那种强烈的不忍和浓烈的爱意同时燃起,宋瑜不想放手,可他不得不放手。
“注意安全。”他张了张嘴,尽可能冷静地说。
林潜兮听到了,他点点头,带着这样的叮嘱转身上路。
他们顺着引导绳前进。林潜兮的左边是弗兰克,后面跟着soso和小开,再后面是朱聪、吴赟等人。他们每个人都牢牢抓着引导绳,这是前方攻坚组布下的,不吸水,具有一定的浮力,也不滑手。
弗兰克人高马大,这样的水位对于林潜兮来说已经没过腰部,但对于一米九的弗兰克来说仅到下腹。
湍急的水流丝毫没有对他产生影响,他仿佛在溯溪徒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轻松和坚定。
涧鸣川站与聆风屿站挨得不算远,受困地铁是开了小一半的路程后遇水停下的,在救援队下到隧道前,地铁集团的负责人预估他们要步行十五分钟左右才能抵达受困位置。
这个时间段其实已是保守预估,毕竟先锋小队是久经考验的武警官兵,体能、耐力、士气都在巅峰。可是直到下来后才发现,十五分钟只够他们抵达最靠近受困位置的一个洼地段,而他们在这个地段面临的,则是约一米五深的水位线。
比预想的最差情况要好,至少这个路段并未全部淹没。
但一米五这个水位也已经高于一般游泳池浅水区的水位了,约莫在胸口的位置。水压挤压胸腔带来轻微的压迫感,并不严重,但给呼吸带来了巨大阻力。
攻坚一组的士兵拉好了引导绳,时间不等人,排头兵们没有再犹豫。领头的两个是队伍中体能与素质最好的,两人咬着牙关,顶着水的冲力一步一步往前赶路。
林潜兮等人在队伍后方,他们这一组人的体能也非常好,由于习惯涉水作业,又位于队伍中后方,体力消耗上相对要小一点。
陌生的环境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难和危险,因为踩在轨道上,他们需要更关注自己的脚底,避免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摔倒。
幽暗的地下隧道内,人体仿佛失去了对时间的概念,所有的救援人员只能遵循本能一步一步前进。
林潜兮状态不错,他时刻盯着自己的潜水电脑,确认时间等各项信息。他们约莫徒步了十来分钟后,攻坚四组通过了一个驼峰段。
林潜兮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聚集的灯光。那是先遣部队,如果目测距离没有错的话,他们距离那个位置还有百来米。
身后的保障组和医疗组也看到了灯光,他们停下了脚步,根据事先的计划他们要在这里搭建浮筏式平台,用于后续受困人员的转移和物资的传送。
这种简易平台搭建简单,不论是消防员还是黄河救援队的队员都有充足的经验。
宋瑜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行动,他是个新手,可丝毫不露怯,有样学样地和周围的救援人一起搬运材料、拼接浮筏板。
来自各个部门、组织的救援人已经在漫长的隧道溯行中混编,周围很多陌生的面孔,但无人退缩,所有人都在专注自己手头的工作。
“小心小心,那边拉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