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又急,朕的话还没说完。”朱厚照笑道:“朕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宝钞为什么一年比一年贬值,话说经济之道……。”
随着朱厚照‘噼里啪啦’一通讲解,莫说是初次接触这套知识的杨廷和他们,就连早就听闻过的朱高煦、朱高燧和李承乾都感觉受益匪浅。
“陛下真是天纵奇才,居然能将这里面的道道搞清楚,之前是臣急躁了,请陛下恕罪。”杨廷和不是死鸭子嘴硬的人,当即诚惶诚恐的道歉。
其他官员也都纷纷发言赞颂。
包括一些实际上并不想歌颂正德皇帝的官员。
“这经济之道真是鞭辟入里,叫人耳目一新。”
“原来货币的多少直接影响物价,更关系千家万户生计,此前是我们浅薄了。”
“若真能有大量金银以供兑换,再将这套宝钞发行出去,大明定然十分富裕。”
“陛下圣明,先帝爷可以瞑目了。”
“呜呜呜,陛下终于长大了,老臣好欣慰。”
朱厚照道:“既然各位都听明白了,那朕说一下朕的打算,朕准备先在各大皇庄、皇店里推行宝钞,先让广大百姓初步见识一下。
之后朕打算推行一条鞭法,以后大明的赋税都统一折算成钱,省得各种粮食、物品等运来运去,平白消耗,而朝廷收税时收的钱,只能是这新钞票。
除此之外,各海关收取的税金也必须是以钞票的形式,其它的金银铜钱暂时统统不收。”
众官员纷纷皱眉。
这就要发行钞票?
可是没有足够金银兑换啊。
那还不是空中楼阁?
最关键的是,一条鞭法可不是个好东西。
一旦税收只认钱,便不需要把粮食等东西运来运去。
各级官员还怎么上下其手?
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杨廷和深知朱厚照的安排十分正确,但时机不对,恐会惹得官员们用各种法子安安抵抗,则朝政不稳,地方不宁,百姓无所适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张口便要劝导。
朱厚照再次抢先说道:“李东阳,李爱卿,你是内阁首辅,对于此事可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