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135 > 第62节(第2页)

第62节(第2页)

【作者有话说】

【】这个是钱钟书评文山先生的早期作品,巨巨巨好笑:”他(文天祥)在这个时期里的作品可以说全部都草率平庸,为相面、算命、卜卦等人做的诗比例上大得使我们吃惊……大约那些人都要找状元来替他们做广告。“

真的笑死我了。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文山先生《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第章临安城下

接下来的时间,于谦充分领略到,“文天祥”这三个字,在江南地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

简直就是金字招牌。

以舟山为中心,辐射向周边地域,大批的仁人义士和不堪忍受的流亡百姓望风来投,短短数十日,就啸聚起了两千余人。

张千载十分积极地出了一大笔钱,作为启动资金。

然后于谦一合计发现!

天呐,即便这笔钱放在一边不算,他现在也是富可敌国的人了!

之前宋高宗赵构逃亡到舟山小岛,带了大半的身家跑路。

离开时,又因为仓皇奔命,连玉玺都来不及捡,宝物自然也七七八八都留在了岛上。

于谦把宝物统统转手卖出去,换回了一大批粮食器械。

舟山本土有船舰数十,表明愿意归用,文天祥遂将众人分为若干营队,就地取材,操练水师。

如此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很快就被浙江沿海一带的元兵察觉,汇报给沿海招讨使。

初时,招讨使并不知是何人在搞事,只派一小股部队查探情况。

文天祥有意隐匿,令部下扮作渔民打扮,连日乘小船来去,在海上从事捕捞。

元军拦住搜查了十余次,均未发现任何异样,防备日渐松懈。

直到某个深夜,于谦藏身在一艘小渔船中,一路颠簸,摇摇晃晃,来到了浙东边境的一个小渔村登陆。

浙东地区民风彪悍,多年来,起义者一直未曾断绝。

他来见一个人,谢翱。

谢翱从前是文天祥的参军,如今在浙东民间网罗义士,结社游走,手下聚集了一帮可用之人。

当然,后世更熟悉的,还是他悼念文天祥的作品《登西台恸哭记》。

剜心喋血,字字从肺腑中来。

据说文天祥就义之后,他经常一个人披发长歌,行走于浙水江边,每见昔年和文天祥并肩看过的山河故景,草木云榭,就大作悲歌,失声痛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