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日都过着十分平顺,没有人因为小夫郎要离开就流露出依依不舍或者不安,只老太君将小夫郎叫进屋子谈了一个时辰。
小夫郎出来后又将单怀安叫到身边谈了一个时辰,此次去京城不带单怀安。
不管他如何说动少年,少年并没有闹脾气,只是比往日更加沉默。
唯有黎源进进出出忙活,甚至向学校告了假。
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他忙什么,等一个个漂亮整洁的包袱被整理出来,才知道他在给小夫郎装远行的东西。
吃的,用的,穿的,亦或是小夫郎喜欢的。
小夫郎也没有表现出恋恋不舍亦或是不让黎源操劳,甚至指着厨房屋梁下的篮子,“哥哥,这些东西都要打包。”
不仅有干货,还有腊味。
黎源皱眉,“你到底是去旅游还是去救人?”
小夫郎笑着说,“又不耽搁。”
黎源见他没有开玩笑让自己放松,便知晓小夫郎确实是个有计划的人,于是也不嫌麻烦,帮小夫郎装吃食。
林林总总,装了十几个包袱。
直到黎源说要给老太君留点过年的吃食,小夫郎才罢手。
等晚上都歇息下,黎源抱着小夫郎说悄悄话,却不像过去说些令人面红耳赤的情话,就是一些日常,哪家老人过生辰要去送礼吃席,哪家又有新生的婴儿要去领红鸡蛋,梨花村连续两年没有人离世,最近县府又有奖励要颁发,大家商量着要不要给村子里的老人举办一场长寿宴。
“哥哥,今日我去跟师父辞行了。”小夫郎纤细的手指一下下拨着黎源的下巴。
“这是应该的,陈伯没有说你吧!”
往昔老郎中看着黎源的份儿,又爱惜人才才收小夫郎为徒,这么学了近两年,两人早有师徒之谊,喜欢小夫郎也是发自内心。
至今黎源没过问过小夫郎的家世,不是他驽钝,而是体谅。
但老郎中不一样,虽喜爱徒儿,也想知晓到底发生什么。
小夫郎没有太隐瞒,“师父,徒儿求您将黎大哥看牢点,京城要乱了。”
他不是担心黎源到处乱跑,而是怕事情有变化,自己一时半会回不来,黎源按捺不住找过去,若是落在有心人手里,小夫郎会发疯。
老郎中是有见识的,一听这话便知若是天下要乱,深山老林最是最安全的,他们梨花村便是。
又听闻小夫郎是回去救人,便不好再埋怨。
反倒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莫冲动行事。
黎源捏了捏小夫郎的手心,“师父终究是心疼你的。”
小夫郎知道的,如果没来梨花村这一趟,他大约永远都不会知晓世上真的有书中描绘的良善淳朴之人,而他终究也会变成跟阀门里的人一般,何不食肉糜,亦无怜悯之心。
黎源亲亲小夫郎的额角,“明日就要出发,早些歇息。”
小夫郎却依旧睁着眼睛盯着黎源,“哥哥,我想再看看你。”
黎源盖住小夫郎的眼睛,“不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以后有的是时间看,只怕你不愿看。”
怀里传来小夫郎轻轻的低笑,“看一辈子都不腻的。”
次日一早,等黎源烧好热水时,老太君的房间也亮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