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大臣并没有注意到周晏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目光越来越冷。
“卿觉得朕的行为不妥,朕就应该老老实实待在皇宫?是否?”作为一个仁慈且文明的皇帝,周晏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是,陛下安危关乎国朝兴衰,为社稷计,请陛下勿要随意离宫,臣不胜欣喜。”大臣感觉陛下似乎被自己说动,毫不犹豫地表示肯定。
“朕时常出宫,长安城纨绔子弟多少会收敛些,朕也能及时了解百姓生活。若听了卿的提议,这些该如何是好?”确认下是单纯的老古董还是为了自身私利的蛀虫。
“这些自有京兆府、少府等处理,何况陛下治下四海升平,天子脚下岂有不法之事?”快成功了,他得加把劲。
可惜,这大臣等不到他期待的那句爱卿所言甚是了。
周晏嗤一声笑了,“没有不法之事?”
“朕记得你有个儿子吧。这么卖力劝朕待在皇宫,是怕朕哪天撞见他欺男霸女呢?还是怕,你为了包庇儿子冤枉的人,告到朕面前?”
周晏本来没想现在发难的,可惜这人蠢得没眼看,自己屁股不干净还跑他面前秀存在感,生怕人想不起他。
周晏说完的瞬间大臣就跪了下去,被侍卫带走时还在狡辩说什么“臣不敢,臣实不知”。
“你们觉得呢?”收拾了出头鸟后,周晏看向其他人,“诸位爱卿尽可畅所欲言,朕绝不因言降罪。”
那家伙自己持身不正,可不是朕因言降罪。
看着被拖出去的人,不少大臣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们能说啥,他们敢说啥,他们觉得皇帝出宫体察民情,甚好。
你说你没事惹他干啥?
他们承认,他们也想皇帝老实待着少出门,一是为了社稷安稳。二吗,皇帝不出宫很多事就方便操作了,物价啊收成啊稍微动点手脚绝对好处多多。
可陛下他大权在握,有体察民情当借口,你劝他会改吗?还不如老实苟着,争取活过当今,去新朝摆弄嗣君呢。
摇头,指指点点。
【大方向解决后其他都是小问题。刺客行动力超强地收买了皇宫里的几个宫女太监,然后非常幸运地在太宗下次出宫前拿到了太宗要去的地点。再然后就收拾收拾出发去蹲太宗喽。
这里要声明一点:
某热播电视剧里演绎了这么一段情节:有个道士算命后告诉太宗不要朝西走,否则会有血光之灾。太宗一身反骨偏往西走,结果遇上闲逛的刺客受伤。
提醒各位,剧里演的道士算命什么的纯属虚构,都是为了增加戏剧性,这部分只有遇刺是真事哈。
真这么准在路边算什么命啊,去当国师不好吗?】
算命的:好,但导演不让去,我也没招。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皇宫里的人这么容易收买吗?
是的,就是这么容易。
皇宫占地面积大,人员复杂,皇帝出宫要经手很多人。
那时候大燕建立也没多久,人手不足,就算太宗因为天象和太祖的事把宫里犁了几遍,也剩下不少前朝宫女太监。谁知道有没有忠心耿耿的人给刺客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