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是徐荷叶的名字,里头存的是他们这两天卖的所有钱,四千三百块。
两人只留了一点零钞用于找钱。
徐荷叶十分感动,她怎么这么好运,能遇到一群这么好的人呢?
第二天董杏花一早就起床了,做了饭给老董送去,回来后她立刻去杂货铺,借座机给王安文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约其他纺织厂的管事们吃中午饭。
打完电话后,董杏花去老教堂面试新人。
这次来的人出奇的多,足足有三十多个人,不过真正有裁剪缝纫经验的只有十二个,其他人都是来凑热闹的。
但这些人董杏花也没有放过,不会裁剪缝纫,缝扣子总会。手笨到连扣子都不会缝,那熨烫、剪线头总行。只是后两道工序的工费,就没有前三样的高。
和大家说好成品标准、废品率以及工费价格后,董杏花拿出了二十四块钱,这是那十二位熟手的推荐人的推荐费。
这十二位熟手,有六位是同一位大姐推荐来的,因此她一人就拿到了十二块钱。
顶得上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
大姐笑得龇牙咧嘴,乐得不行。
其他人看着大姐,眼里都是羡慕嫉妒恨,董杏花趁热打铁道:“大家都一样,有认识的亲戚朋友,会裁剪,会缝纫,都可以推荐给我们,还是一样的标准,推荐一人给两块钱的推荐费。”
说完,她又看向那几位熟手:“我们这里是计件算钱,按劳分配,多做多得。被推荐来的裁剪,缝纫,只要能在我们这儿做,并且顺利挣到五十块钱的工钱,一样能拿这两块钱的推荐费。”
这些熟练工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全都笑了起来。
“行,多谢老板。”
他们本来就失业在家,生活全靠吃老本,来这儿虽然是打零工,但是工钱不低。
缝一件假领子能拿一毛钱,假领子不大,需要缝的地方也少,她们手快的,一天能缝上百件,差不多得有个十来块钱,和从前在厂里上班也差不了多少。
做个十来天,也有百把块钱,能管家里一个月的吃喝拉撒,很不错了。
招聘完人,分好工序后,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人手一多,只有黄旺成一个人挑拣配色肯定供应不上后头的工序,他从那些生手里挑了两个对色彩搭配还算敏感的年轻女生,给出每人每天十块钱的工钱让她们帮忙配色。
董杏花见这里运转得井井有条,心下满意。看了看手表,快十点了,连忙理了理衣服,离开老教堂,打了辆车往她上班的工厂赶去。
她到时,王安文已经请了假,在厂门口等她。
王安文道:“我在老半斋定了桌席面,你再买两瓶神仙酒,一人带一包烟,烟不用太好,也别太差。我估计你想的事儿就差不多成了。”
神仙酒,是他们本地特产名酒,为浓香型白酒。
用优质高粱、传统大曲为原料,采用续糟混蒸、窖池固态发酵等工艺酿制而成,酒体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
他们本地人都认可这酒,买两瓶这个酒请客,不丢面儿。
“行。”董杏花也知道求人帮忙,不给点好处是不可能的,“老王,多谢你张罗。”
“和你王哥客气啥。”在王安文心里,董杏花和他妹子也没差了。
两人上了出租车往老半斋去,到了酒店后,董杏花便去旁边的商店买了两瓶神仙酒,又买了六包烟。其中四包送礼,剩下两包是给王安文的。这老小子不爱喝酒,却是烟不离手。
董杏花把多买的两包烟塞给王安文,王安文也不推拒,给就接了。往口袋一揣,领着董杏花朝着二楼走去。
一边上楼梯一边解释道:“毕竟要谈生意,在大堂被人看到不好,我就定了个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