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打了辆出租车,刘同先将徐荷叶送回出租房,看着她在里头把门锁上,这才离开去老教堂。
送走刘同后,徐荷叶直接一屁股瘫坐在凳子上,书包被她丢在了桌上,里头全是今天下午加晚上挣的钱,鼓鼓囊囊一大包,但她累得连数钱的兴致都没了。
坐了快半个小时,终于缓过神后,徐荷叶才终于有动静。她先把装钱的书包藏到箱子里,压到冬衣底下,把箱子锁上后,才拖着疲累的双腿收拾自己。
暖壶里有董杏花抽空过来烧的热水,徐荷叶倒盆里,从桶里舀了点水凉水掺进去,拿帕子擦了擦脸,然后用洗脸水泡了个脚,泡完脚,换了身干净睡衣,倒床上就睡了。
其实今天身上有出汗,最好要洗个澡。但是洗澡还要重新烧水,热水壶里那点热水可不够,徐荷叶累惨了,实在不想动,只能先这样了,剩下的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徐荷叶依然是五点半准时醒来。
睡了一觉,整个人神清气爽。果然年轻就是好。如果是三十多岁,这种高强度的活儿做下来,她起码要缓两三天才能彻底恢复。
徐荷叶没有赖床,昨天没有学习,她今天要抽半个小时复习功课。
这个时候新内容已经学完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精力都放在复习旧知识上。复习期末考的内容,复习中考的内容。
半个小时后,徐荷叶合上书,把课本装到书包里。然后一边回忆复习的内容,一边挤牙膏刷牙洗脸,换衣服穿鞋。
六点半,准时出门。七点进教室,开始早读。属于学生的一天,再次开启。
这一天,徐荷叶没怎么想起她的假领子生意,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老教堂那边的生产有小姨管,销售有小舅舅和吕叔他们,昨天的火热情况也证明了假领子的受欢迎。
既然这生意能挣钱,那她还操心什么?
这话,当然只是说说。下午放学铃声一响,徐荷叶已经背上书包冲向了校门口。笑话,挣钱的事儿还能不操心?
“荷叶,你跑这么快做什么?”孔小月和孙慧连忙拎上书包追了上去。
“我有事。”徐荷叶远远的声音飘了过来。
上公交,下公交,徐荷叶直接背着书包去了老教堂。
老教堂里闹哄哄的,都是三三两两来送货的。
色彩设计师黄旺成正拿着小本子给大家做记录。
老教堂地方有限,容纳不下太多人。于是这些樟树巷的婶子们就和董杏花商量,让她们把活儿拿回家做,做好了他们再还回来,最后按件算钱。
不过剪裁还是在老教堂,毕竟还要考虑配色的问题。
负责剪裁的婶子把假领子剪裁好,然后拿碎布条一件件绑好,负责缝纫的婶子过来拿回家,缝好再还回来,交给钉扣子的婶子,扣子缝好再交给专门剪线头的人,最后再送到老教堂统一熨烫,装袋。
各个工序难易程度不一,工价也不一样,但大家都挺高兴的。
只要能挣钱,这就是一份好活儿。
“荷叶来了。”董杏花收完针,把缝好的假领子拿给做下个工序的人,然后和徐荷叶一起走出老教堂,避开人压低声音说起自己今天一天的行程。
“我今天早上去见过你王叔,他带我去见过几个制衣厂的负责人。”
“我和他们都谈了一下,那些厂的负责人都说能卖,但是价格比咱们之前买的贵,同样按袋卖,丝绸的一袋要两百块,棉麻的确良的六十一袋。而且他们要求打包卖,不能挑拣。”
“你说咱们要买吗?”董杏花有点拿不定主意。
那些负责人们开的价格倒是不贵,麻烦的是不能挑拣。如果买回来的都是碎渣渣,相当于他们买回来一堆废品,这钱可就白白浪费了。
徐荷叶想了想:“小姨,你再和他们商量下,丝绸的咱们可以直接拿下。但是棉麻的确良的可不可以让咱们挑一挑,价格的话,可以多出一点,比如挑拣后的碎布头,我们可以给一百块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