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皇帝组建锦衣卫,不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原本的亲军都尉府里,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忠心之人,用着不顺手了。
更为重要的,乃是为了重建检校,接着监视天下。
虽然到现在,皇帝那里都没有明确说,锦衣卫有这个职能。
可先前锦衣卫主要负责的空印案,已经初现端倪。
如今皇帝又来一句,他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之后,彻底印证了他的想法。
若非锦衣卫有此等职能,皇帝又有了耳目,岂能这般快就得到消息,还能准确的知道是谁干的?
这事,可太严重了!
谁想有这么个玩意,一直在盯着自己?
当真是哪哪都不自在。
今后必须想办法,让皇帝把锦衣卫裁撤了才行!
自己等这么多一心为国,志虑忠纯之人在做事。
把国家给治理的这么好,皇帝居然还弄锦衣卫,要暗中恢复检校职能,当真过分。
就不怕寒了自己这些忠义之士的心?
狗皇帝行事真过分。
“上位,此獠是谁?到底是多丧心病狂,才能干出这等事?
让臣看看这等无父无君的禽兽,是何面目。”
胡惟庸的声音里,满是义愤填膺,带着强烈的愤慨。
朱元璋道:“且等等吧,此时不宜泄露,咱也未曾令人抓捕,今后自然真相大白。”
这话出口,瞬间就让胡惟庸有种,脊背微微发寒的感觉。
不是因为觉得皇帝不信任自己,而是觉察到了皇帝这一手的可怕之处。
京师出现了直接针对皇帝的揭帖,这等严重的事情,皇帝说他知道了是谁,却又不明说是谁,也没有抓捕。
这岂不是说,等于皇帝在接下来,看谁不顺眼,都能顺势把这个大帽子给扣到头上去?
引而未发,才最是折磨人。
再配合着已经在空印案里,绽放光彩的锦衣卫,这一手,当真狠辣!
尤其是想到,昨天还有今天,自己送到皇帝这里的,众多借着日蚀上书言事的奏章,无一例外,全都被皇帝留中不发后,胡惟庸心里就更加没底。
这次的事情上,还是不要对皇帝逼迫太紧才行。
不能指望着一个日蚀,就真的能让皇帝升起多少敬畏之心……
……
正所谓好事出门,坏事传千里。
哪怕李承恩已经尽可能快的行动,让差役把城内的揭帖给尽数揭下,可还是太晚了。
这揭帖的内容,已经风一般的传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