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韶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装逼居然还有人帮他脑补。。。。。。总而言之,最终刘备拍板,决定采纳刘韶提出的中策。
不过嘛,还是那两个老问题,要吸引袁谭倾巢而出,到底该用什么计谋,而命一上将择机偷袭高唐,又该让谁去执行。
对于后者嘛,刘备其实内心是有点想法的,不过他也想听听刘韶的意见。
万幸,刘韶的想法跟刘备的想法很一致——二爷不是坐镇安德,闲着没事儿干呢嘛。
以二爷的能力,就算带的兵少点,但偷袭一个已经近乎空城的高唐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但是,这又牵扯到了第一个问题——该怎么把袁谭的主力都吸引到平原县来,为二爷出兵偷袭高唐创造机会呢?!
要知道,袁谭派出的三路先锋主力,其中赵叡这一路兵马,就是冲着安德去的。
二爷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的。
而刘韶对此的应对方式倒也简单。。。。。。诈败呗。
主动派出兵马迎击袁谭军先锋,然后再诈败个几阵,最后做出一副困守孤城的架势出来。。。。。。刘韶就不相信袁谭能坐的住。
袁谭的目的是要攻略青州,其中最大的重点就在于平原国,而要攻取平原国,最重要的地方,当然是平原国的治所平原县。
只要攻克了平原县,整个平原国必然人心浮动,再辅以田楷军目前孤立无援的处境,以及袁氏四世三公的家世,整个青州的士族豪强必然会出现动摇。。。。。。到那时候,平定青州就容易多了。
这,就是刘韶给袁谭挖的坑,他相信袁谭一定会跳下来的,而且会迫不及待的主动跳下来。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也不算是刘韶的临时起意了,他也是思考过很长的时间的。
在得知袁谭率军进驻到高唐县,并且在高唐县按兵不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后,刘韶就能判断出来。。。。。。不管是袁绍还是袁谭,在这次攻略青州的军事行动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轻敌大意成分。
站在袁绍的角度上去考虑,攻略青州的关键时刻,他选择派自己的儿子袁谭来接替臧洪指挥,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敌的表现。
袁谭现在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而已,现在就让他率领万余士卒独当一面,还跑来攻略青州。。。。。。。他有这个能力么?!
袁绍在袁谭差不多年纪的时候,还在洛阳城里走狗斗鸡呢,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凭什么相信他的儿子能做到?!
说到底,袁绍还是有些飘了,在龙凑之战击败公孙瓒,彻底控制了冀州后,袁绍也觉得青州不过是他的囊中之物而已,压根没觉得这是多困难的一件事。
既然这样的话,让自己的儿子打着主帅的名义,有臧洪和郭图辅佐,来青州刷刷战功也是好的嘛。
袁谭毕竟是袁绍长子嘛,而一个还算合格的长子,对刚刚立业的袁绍来说,也是有必要的。
让袁谭领兵,是袁绍轻敌的一种表象,而袁绍的另一种轻敌的表象,其实也很明显。
袁绍麾下,不是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心腹,可你看看袁绍给袁谭配置的谋士和将领,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的?!
就算现在冀州初定,袁绍需要留下心腹和大将们镇守地方,可但凡袁绍有心的话,不说他一直挂在嘴边的颜良,文丑这两员大将,单说麴义,张郃,高览这三位,随便派一个人来,刘韶都算袁绍没有轻敌。
结果呢,袁绍愣是一个都没派,连谋士都选择了现在还不算他心腹的郭图。。。。。。这种二线配置,你敢说袁绍没有轻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