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用担心前路有臧洪堵截了。
而如果夏侯兄弟发现刘备撤军,要追击而至,这片山区,就是一个天然的伏击场所。
以这年月的士卒纪律性,一旦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遭遇伏兵,基本不可能有坚守作战的能力,四散而逃才是最有可能的做法。
而以山区的地形,士卒一旦奔散,再想聚集起来做二次追击,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就算夏侯兄弟军中有类似贾文和这样的大才,他也没有能力可以组织起二次追击,刘备军这边完成一次伏击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从这里跟上大部队,直接撤退了。
刘韶把自己的想法跟刘备一说,刘备琢磨了好一会儿,最终决定——略作调整,依计而行。
一方面,这个策略确实挺好的,比自己考虑的撤军方案更加完善一些。
另一方面。。。。。。还是那句话,就算这计策不成功,对刘备军也没什么大损失。
夏侯兄弟追来,就必然中伏,而夏侯兄弟如果不追来,那么刘备需要承担的风险,就只是在山区会不会迷路的风险而已。
这又不是什么深山老林,只是一片不高不矮的小山区罢了,还不至于进去了出不来。
甚至来说,只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好向导,说不定比走官道还能更快一些。
行了,就这么办,安排撤军。
而在撤军的当天凌晨,刘备又按照刘韶的提议,在南门城墙上燃起马粪,制造浓烟,然后在城头,城下都安插了草人,虚张声势。
做完这些后,才亲自领兵打头阵,关羽掌控中军,刘韶和简雍跟随其中,张飞和田豫断后,全军撤离高唐县。
而此时的高唐县城南门外,夏侯渊大营内。。。。。。袁曹联军正在严阵以待。
夏侯惇已经上过两次当了,绝对不会再上第三次。
派兵去用弓箭阻敌?!
万一又是草人,再被人家嘲讽一顿,夏侯惇可受不了这个屈辱。
可万一对方派来的是真人,想要二次劫营。。。。。。没关系,这次整个军中都已经整备完毕,刘备敢派人来劫营,那就让他们一个都回不去。
做好了两手准备的夏侯兄弟俩,在营中等啊,等啊,等了大半个时辰了,对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让夏侯兄弟俩初步判断,刘备军这次估计还是放的草人,并没有要劫营的意思。
一边让士卒们继续戒备,一边,夏侯惇命人前往高唐城下查探军情,搞清楚刘备军真正的目的。
结果斥候来报,高唐县城上浓烟散去,城上扎满了草人,并不见一兵一卒镇守。
夏侯俩兄弟一起懵了一下。。。。。。什么情况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