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刘韶用固有印象看人的结果,但也正是刘韶,向刘备力荐张飞,认为张飞完全有能力担当这次偷袭任务,刘备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让张飞领兵出战。
但同时,刘备给张飞配了一个田豫为副手,目的就是在张飞打上瘾的时候,能有个脑子清醒的人把他给拽回来。
结果张飞就打了一个大胜仗回来,不仅烧毁了袁军大营和粮草,还把夏侯惇逼退三十里。
张飞当然值得高兴,这是他第一次在没有大哥的指挥下,靠着自己的本事,获取了一场胜利。
而刘备也很欣慰。
一来,是欣慰张飞终于是有所成长了,以后继续保持这样的搭档组合,给张飞配一个头脑冷静的副将,那说不定张飞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二来,刘备是欣慰,自己蹉跎了这么多年,终于是又遇到了一个可以商量军略的同伴了。
是的,经过了两次献计,并且都获得了成功后,刘备意识到,刘韶再也不是自己眼里的未及冠孩子了。。。。。。至少在军略上,刘韶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谋划能力。
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简雍也算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但简雍擅长的地方,是在文书处理,后勤调度,这种军略上的事情,这么多年了,刘备只能靠自己,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关羽可能还好点,如今还能负担起一些分兵的任务,但其他人,刘备是真的指望不上。
当然,你要说这时候的刘备多么的看重刘韶,其实也不见得。
这时候的刘备,一直是在中下层蹉跎,他的地位决定了,他承担的大多是执行端的责任,很少有需要自己单独决策的时候。
讨黄巾的时候,刘备是听从邹靖的指挥,在下邳募兵的时候,负责决策的人是毌丘毅,只有到了公孙瓒这边,领了别部司马,当了平原相,刘备才有了一定的自主决策权。
因此,这时候的刘备,并不是那个来回丢徐州,被曹操碾的满地图跑的刘备,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靠谱的,能为他谋划战略发展空间的军师有多么的重要。
现在的刘备,单纯的就是觉得在打仗这件事上,除了二弟外,他又多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而已。
跟在新野屯兵,一筹莫展时遇到诸葛亮,完全是两个心态。
现在的刘备,顶多是把刘韶当成了一个可造之材而已。
虽然年纪小了点,但架不住这小子真有想法,出的主意也都能成功。。。。。。而且事后刘备越琢磨,越觉得刘韶的这两个计策环环相扣,套在一起,就算是自己领兵,恐怕也会中计上套的。
因此,刘备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拉拢,招揽刘韶。
这个时候的刘韶呢,虽然是平原尉,名义上是率属于刘备这个平原相的,可以算是刘备的人。
但实际上,刘韶的这个平原尉,是田楷任命的,而刘韶的老爹刘平,跟刘备之间,也多少有点大家都知道的矛盾。。。。。。严格意义上讲,刘韶应该算是公孙瓒的人,而不是刘备的人。
但是吧,真要说起来,刘备现在不也是在给公孙瓒打工吗,赵云也一样是率属于公孙瓒,而不是他刘备嘛。
提前套好关系,交流一下感情,将来万一用的上呢?!
因此,这次战后,刘备对刘韶一下子就变得热络了许多,反倒是让刘韶有点不适应了。
不是,这位大佬怎么就突然的对自己这么热情来着?!
刘韶总觉得很奇怪,但是吧。。。。。。三国魅魔诶,跟你开玩笑呢?!
刘备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跟人拉进关系,而且还不是虚情假意的那种假客气,而是实打实的对你好。
哪怕你有所戒备,但最后都会被他的真情实意所打动,心甘情愿的给他出谋划策。。。。。。张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就算刘韶觉得奇怪,但是吧,区区几天的功夫,刘韶对刘备的好感度,也在蹭蹭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