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矢一事,韶或许。。。。。。有法可想。”
刘韶说这话的时候吧,就。。。。。挺没底气的。
这一路上的行军,已经让刘韶意识到,自己真的没有任何这个时代战阵的经验,因此,对于军事上的事情,刘韶认为自己还是少说话为妙,以免丢人。
但是,这个事儿,刘韶觉得,自己还是有参考案例的。
草船借箭这事儿,虽然是罗贯中编的,但是张巡草人借箭,却是真事儿啊。
但是呢,刘韶多少也知道一点,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对手不同,情况不同,计策的实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
因此,刘韶献计的时候吧,多少是有点犹豫,底气不足。
主要是怕说错了话,被人笑话。
但这个时候了,刘备也无法可想了,突然旁边冒出来一个人,说他有办法。。。。。。秉持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态度,刘备也会问一问的。
“文礼有何妙计?!”刘备就这么问道。
有一说一啊,刘备这么问,多少还是有点客气的成分在里面的,毕竟刘韶虽然加冠了,但终究年纪太小了,才十七岁而已。
刘备是真没指望刘韶能给他解决这么大一个难题,但凡能有点启发,就已经不错了。
然后吧,刘韶就开始说自己的计策了。
而刘备。。。。。。别说刘备了,就是一边的简雍,赵云,田豫等人,越听刘韶说,越觉得这事儿有搞头。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事儿吧,它就算不成功,对刘备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箭矢数量日渐减少,如今都不够一场大战所用,袁军主将只要不是跟刘韶这样刚上战场的菜鸟,凭借战场箭矢的密集程度来判断,很快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所以啊,就算这个计策失败了,也不过是提前几天让袁军知道高唐县缺箭矢而已。
可一旦成功的话,不仅可以解决箭矢的危机,同时还能打击一下袁军的士气。。。。。。最重要的是,配合刘韶后续的计策,说不定还真的能搞出一场小胜出来。
这对一直处在被动挨打局面的刘备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既可以腾出手来,让赵云去解决粮道安全的问题,也能给张飞操练八百乡勇争取时间。
那么,现在压力就给到了刘备这里。
到底是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就这么守下去,不搞什么阴谋诡计,还是选择采纳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郎献出的计策,去搏一把。
而很快,刘备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要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