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从外头传来“笃笃”两声,她忙凑过去,“能走了?”
“姨母、表妹,我是延昭。”
薛明英一下子躲到了原来的位子上。
“是延昭?堵得这么厉害,他怎么过来的?”
薛玉柔微微诧异,“阿英,你打开窗子我看看。”
薛明英听了她的吩咐,正要推开车窗,想了想,还是把帷帽戴上后,才真正推开了。
偏偏寒风扬起了帷帽一角,正好与那个骑在马上却正弯着腰的郎君打了个照面。
崔延昭见是她,瞬间扬起了笑,见她一下子躲回去,笑意更深了。
这些日子她故意避开他,去了几次国公府,都说她病了,见不了外人。
今日看起来气色倒好,画了淡淡的妆,黛青的长裙也极衬她。明媚不再,却是另一种极清雅的模样。
但只一眼,他就看出她有心事。
为了什么他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那位殿下就要回来了。
他压下那些泛起的苦涩,仍旧笑着对车里人道:
“姨母,母亲寻了条小路走,已走通了,到了宫门前发现姨母和表妹还未到,让我过来接应。”
薛玉柔笑声传来,“好,我们正愁着呢!你母亲从小时便机敏,现在也一样。延昭,那我和你妹妹便托给你了!”
崔延昭看了眼躲在角落里的那人,说了句小事。
薛明英只等了一小会儿。
也不知他是怎么弄的,就让车从泥坑路爬了出来,车毂又重新转了起来,转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不过一时半会,竟和平时一样了。
刚才堵成那个样子,这下子就通了?
她推开个小缝儿看外头,多是低矮错落的民宅,并不是平时见到的那些楼阁,路也很曲折,不时就拐个弯,绕来绕去的,“二姨好厉害,怎么寻到这条路的?”
她是真的很惊奇,上京还有多少她不知道的地方,二姨都比她熟。
“你忘了?你二姨小时候可是在上京长大的!”
薛玉柔见她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忘了,还是个孩子的模样,丝毫不像刚才路上的沉闷,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她是嫁到岭南去的,并不是天生的岭南人!”
那她过得惯吗?
薛明英想了想,那么远的地方,也见不到爹娘父母,吃也吃不好罢?怎么二姨甘愿去呢?
“她喜欢那个人,拼了命也要去,说吃苦也不怕,不让她嫁那个人,就是剪了头发去庙里,谁也别想拦她。”
因有了前车之鉴,这门婚事虽然难,最终还是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