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接任主席职位的雅克-罗格将结束自己12年任期,这在体育界是个大新闻。
因为国际奥委会(Ioc)主席,一向被看做世界体育界中,权力最大的职位。
这次参与竞选的一共有六位竞选者。
分别是德国的巴赫、新加坡的黄思绵、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中华台北的吴经国、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
在奥林匹克竞选主席的历史上,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
竞争之激烈同样前所未有。
因为现在时代变了,竞选是真有了打仗的气息,六位竞选者不再受财务预算的限制。
他们频繁出没于各种国际会议之中,为自己拉票。
从目前各方的舆论来看,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当选呼声最高。
另一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和掌握国际奥委会财权的卡里翁被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其余三人则希望较小。
因为在很早之前,关于罗格继承者的人选就已经有过议论。
其中德国的巴赫就是下任主席的最大热门人选。
就主席最好是奥运选手出身这一准则而已,今年59岁的巴赫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获得过1976年奥运会冠军。
论资历和能力,巴赫自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5年后成为国际奥委会执委,长期主管项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并且负责奥运会欧洲地区电视版权销售。
而且巴赫人脉广博,据说此次巴赫的竞选得到科威特亲王艾哈迈德的全力支持。
艾哈迈德不仅是国际奥委会委员,还是亚奥理事会主席、国家及地区奥委会协会主席,在国际体坛颇有影响力,说话很有分量。
而新加坡的黄思绵的优势在于管理能力突出,并且具有新加坡议会议员、驻匈牙利大使的从政经历以及京城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的经历。
同时他还运作了新加坡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奥运会,这都是他的加分项。
和其他竞选人不同,卡里翁既非运动员出身,也无运动项目的管理经验。
但其长处是与钱打交道。
这位波多黎各银行家在1990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比巴赫更有资历。
2002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财务委员会主席。
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大贡献就是大大充实了国际奥委会的“家底”。
过去10年间,国际奥委会的储备资金从1亿美元增至5亿多美元。
六位竞选者中,若是论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