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他就召集了市政府的核心班子成员。
“同志们,昨晚张书记给我打了电话,他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改革计划。”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副市长李国强忍不住问道:“罗市长,张书记是什么态度?”
罗洋微笑着说:“张书记对我们的魄力表示肯定,但也提醒我们要把握分寸,不要好高骛远。”
市规划局局长张伟松了口气。
“那就好,我还担心省里会觉得我们太激进呢。”
罗洋摇摇头:“不用担心。我们的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步都有详细的实施方案。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就不怕别人找茬。”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张书记的提醒也很有道理。我们要在激进和稳健之间找到平衡。所以,我决定对原计划做一些调整。”
众人立即坐直了身子,认真听罗洋接下来的话。
罗洋说:“我们的地铁建设计划要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先建设两条主干线,解决最迫切的交通问题。”
交通局局长王明立即应道:“明白,罗市长。我马上调整规划方案。”
罗洋继续说:“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计划也要循序渐进。我们先在三个区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到全市。”
教育局局长赵芳点头表示理解:“这样确实更稳妥一些。我们会精心选择试点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罗洋的目光转向文化局局长吴江:“‘水文化节’的规模可以先小一些,重在打造特色和口碑。等影响力提升后,我们再逐步扩大规模。”
吴江若有所思:“我明白了,罗市长。我们会着重打造几个精品项目,先树立起南江的文化品牌。”
最后,罗洋看向经信局局长陈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我们暂时不变,但要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们要吸引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而不是一味追求数字上的增长。”
陈强郑重地点头:“明白,罗市长。我们会严格把关,确保引进的都是优质企业。”
会议结束后,罗洋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修改着改革计划。
虽然计划的步调放缓了,但他并不感到沮丧。
相反,他觉得这样的调整更加务实,更有利于计划的长远实施。
就在这时,秘书小李敲门进来:“罗市长,省发改委的陈主任来了,说要和您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