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鲁路修和伦德施泰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起的攻势。
夜里8点整,城西大路的1个师火力准备结束、开始全面进攻后不久。
埋伏在凯默尔山脊北坡的数个德玛尼亚210毫米口径攻城榴弹炮阵地,以及更多的150加农炮阵地,便开始对伊普尔城南的防线区,发起了持续仅仅15分钟的短促火力准备。
整段布军防线上,瞬间炮火连天。被炮火覆盖的防线东西宽约3~4公里,纵深约1公里。
留在防线里放哨的布军士兵,第一时间猝不及防,无不被炸飞炸烂,残肢断臂血肉横飞。
但偏偏因为城西的进攻更猛烈,布军高层第一时间甚至都无法判断这里是主攻还是佯攻,还以为只是德玛尼亚人的疑兵之计,没有对城南投入任何增援。
15分钟后,炮击就停了一阵,大约2~3分钟。布军高层偶有得知这个消息的,还庆幸“城南果然是虚晃一枪的疑兵之计,是为了不让我军全力支援城西”
,于是就对城南愈发不闻不问了。
好在那些前线团长们,倒是还有些责任心。
比如杰克逊上校,就是布1师第3团的团长,此刻他正负责城南防线。
看到德玛尼亚人的炮击暂停后,他立刻下令:“让第二道防线的守军立刻补防上去!重新在一线阵地建立防御,德玛尼亚人说不定会冲上来!”
于是一群群有气无力的士兵,就耷拉着脑袋拖着沉重的步子,不情不愿地通过交通壕,从二线阵地往一线补防。
“都这时候了,这仗还打个屁。”无数士兵在内心愤恨咒骂,却又不敢直接抗命。
然而下一刻,他们很快就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了。
“轰轰轰!”连绵的炮声再次响起,他们刚刚要进入的阵地,很快又被覆盖在炮火之下,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出击阵地,都被连带着一起覆盖了。
原本在刚刚那15分钟里,布军自以为和此前一样,已经摸清了敌人的炮击范围,所以就等在敌人炮火区的边缘,只想等一停炮就上前。
谁知敌人不讲武德,刚停炮后不久、再次开火时覆盖范围居然往前延伸了!
这就把原本躲在覆盖区边缘等着上去的士兵,也给覆盖了进去!
经验主义害死人呐!谁让他们敢预设“敌人的炮火覆盖范围有多大面积、边界在哪里”这种想法呢?他们就是被这种想法给害死的。
真正有效率的炮击,就该是不让敌人找到规律的。
……
“看来效果不错,短促炮击15分钟后,往前延伸500码,这样刚刚停止覆盖的南侧500码阵地,我们就能轻易进入了。而
位于500码到1500码之间的敌人,
还会再遭到覆盖,
都无法补防上来。
就算原本堑壕里有少数士兵没被炸死,也绝不是我们的对手了。立刻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