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端虽然是悍将,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或者纯粹的臣子。
这是一个自信且精于计算的军阀式统帅。
他的行为准则,首先是保存,并扩大自身实力,其次是追求最大化的功业和名声。
他不会为了空洞的忠义的口号买单,因此,他是不会为了那篇慷慨激昂的太子令旨檄文就头脑发热。
他只会为看见的利益下注!
所以他要考察!
考察自己这个太子的成色与价值!
他不在乎自己这个太子,是不是法理上的正统,更不在乎那份废太子诏。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在乎的是自己这个太子,是一个“优质资产”,还是一个会很快破产,并连累所有投资者的“垃圾资产”!
若自己和同州军,在与完颜娄室的围城军作战中,迅速溃败,这就证明,自己和身边的宗泽、吴革等人能力不足。
若自己直接弃城而逃,那就更证明,自己只会耍嘴皮子,意志薄弱,不堪大用!
那他出兵救援,就是自寻死路!
不仅会损失兵力,还会引来金军主力的全力报复,救一个必死之人,是愚蠢。
如果自己能顽强坚守,那就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自己和宗泽等人,有惊人的意志力,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防守能力。
其次,证明自己是“硬骨头”,值得投资。救援自己这个太子,不仅能成功,还能获得一个强大且欠自己人情的主公。
所以,自己能坚守守多久,就是曲端评判自己价值的一个压力测试。
自己撑的时间越长,值得他投资的价值就越高,下注的意愿就越强。
还有一点,就是创造最佳的战术时机。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是致命的,而且要确保自身损失最小,战果最大。
首先,就是消耗敌人!
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就是让完颜娄室的精锐围城军去和同州守军互相消耗。
如此,金军的锐气会在攻城战中磨掉。
兵力也会因此而产生伤亡,后勤更是会出现问题,高频次,几乎是轮替的不间断的攻杀,将士们更是会变得疲惫不堪。
如此一来,敌人必将露出破绽。
彼时,全力攻城的完颜娄室,其阵型和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同州城上。
大后方将完全暴露出来。
此时,就是他攻杀的选择最佳战机!
一切的核心因素,全都在自己这个太子身上,曲端此举可谓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