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一出,赵佶面色瞬间涨红发紫,整个人怒拍桌子,继而仰天一口老血喷出,然后直挺挺倒了下去。
“父皇?!”看到这一幕,装死的赵桓顿时大惊失色,急忙起身抱住赵佶。
堂内死寂,唯闻赵佶粗重喘息声。他指着赵谌,手指颤抖,嘴唇哆嗦,却一个字也驳斥不出,然后又猛地喷出一口鲜血。
赵谌冷眼看着这一切,再次拱手,语气冰冷彻骨:
“祖父千万保重。倘孙儿之言有万分一入耳,便请细思这亡国之祸,究竟始于金虏之贪暴,还是源于我赵家之自戕!”
“孽障,你怎敢如此!”终于,缓过一口气来的赵佶,指着赵谌,含血怒骂出声:“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
啧,还敢挑衅?真抗造啊!
见赵佶这老东西还敢还嘴,赵谌决定再给上上强度,不等赵佶把话说完便抢先道:
“好,骂得好!”
“好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过这八字评语,孙儿年幼德薄,万万不敢独占!还是奉还祖父,物归原主!”
赵谌的声音拔高,冷笑着看向赵佶:
“弃祖宗江山如敝履,陷天下万民于水火,是为不忠!”
“太上皇临危禅位,非为社稷,实为推诿!”
“将烂摊子甩于太子,自己躲入深宫,仍不忘揽权享乐,致使皇帝困于青城,枉顾祖宗江山,宗庙社稷,是为不孝!”
“花石纲下,东南膏血榨尽;联金灭辽,引狼入室而无备;汴京围城,犹自笙歌不觉!视亿兆生灵如刍狗,是为不仁!”
“对盟邦背信,对降将猜忌,对臣民欺瞒,对虏酋摇尾!”
“毫无操守,全无担当,是为不义!”赵谌字字如投枪匕首,掷地有声:
“你告诉我!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按在咱俩谁身上更合适?”
“枉你饱读诗书,岂不闻《尚书》有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今日之果,皆是昔日所种之因!”
“这亡国灭种之祸,就是因为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招来的天谴!”
说着,赵谌上前一步,来到赵桓跟前,吓得这怂包身体不自觉的一颤,目光死死钉在面色惨白,浑身颤抖的赵佶身上:
“你问我何以敢如此?”
“只因我虽年幼,尚知耻,知恨!”
“耻为我姓赵,恨生帝王家,更恨是你的子孙!”
“今日纵然身死,我亦要出一口气,骂你这昏君,害我赵氏江山,非亡于金贼铁骑,实亡于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手中!”
一通输出,赵谌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