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为南宋的立足,奠定了基础。
在他去世后,许多他整合的武装力量开始陷入混乱。
而岳飞也正是在宗泽死后,逐步接管和收编了一部分抗金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
最终形成了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岳家军”。
可以说,岳飞的北伐事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继续执行宗泽的战略规划。
从某种程度上说,宗泽就是南宋的根!
军事上,他保住了南宋的“北门”,守住战略支点,让本可轻易南下的金军,被死死挡了回去!
人心上,他凝聚了抗金的“魂”!
将一盘散沙般的各方势力团结在“抗金复宋”的大旗下,避免了北方彻底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被金国快速消化吸收的局面。
人才上,他是南宋将领的“伯乐”!
当时北方的许多豪杰、义士都投奔于他的麾下,他的幕府成为了抗金人才的聚集地。
岳飞这棵,南宋未来的“参天大树”,正是在宗泽这片土壤中破土而出的。
国策上,他奠定了“北伐”的基调!
他是南宋“北伐中原、恢复旧疆”之国策,最坚定的倡导者。
史载,他曾连续二十四次上书朝廷,请求赵构回銮汴京,主持北伐。
他定下的“北伐基调”就是南宋最大,呼声最高的政治正确和终极目标,直接植入了岳飞、辛弃疾等无数名将的灵魂中。
赵谌依旧记得,那位曾让他魂牵梦绕的历史系女助教,就这样评价过宗泽:
军事之根、人心之根、人才之根、国策之根,南宋之根!
“所以,我这不是挖墙脚,而是挖了未来,南宋的根了……”想着,赵谌突然觉得莫名的爽,“以后起事了,宗泽就是招牌!”
“一块招揽天下名将,豪杰的活招牌!”
“赵构,不配拥有这些名将!”
此时,东北方的山脊上。
金兵浦里衍斡勒蛮,此时正带着他手下的五十名士卒,在山脊线上搜寻。
(注:浦里衍,金军的一种官职,简单理解为五十夫长,巡逻小队头领。)
天气寒冷,又是深夜搜山,让这些习惯了平原冲杀的金兵怨声载道。
“这鬼地方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宋人真的会走这里?”一个金兵搓着手抱怨。
斡勒蛮冷着脸喝骂:“闭嘴!”
“活女郎君下了死命令,搜不出踪迹,大家都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