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诸侯、使者依序而立,鸦雀无声。他们穿着各式朝服或藩镇礼服,神情各异,或恭敬,或忐忑,或好奇,偷偷打量着四周。
殿前侍卫皆换上了不良人精锐与岐国甲士,肃立如林,杀气森然。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广场两侧,肃立着数排青灰色皮肤、眼神幽红、周身缠绕淡淡黑红色煞气的尸俑士兵。
他们沉默如山,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这就是那支破洛阳、定汴州的鬼神之军!
众人只看一眼,便觉心胆俱寒,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殿下驾到——!”
内侍尖细的嗓音打破沉寂。
众人精神一振,连忙收敛心神,屏息凝神。
只见李星云自大殿深处缓步走出。他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只佩了那柄龙泉宝剑。
然而其步履沉稳,目光扫过之下,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仿佛有无形皇威弥漫开来,比任何华服冕冠都更具帝王气概。
袁天罡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紧随其后,面具下的目光冰冷地扫视着全场。
岐王水云姬、晋王代表李嗣源(李克用称病未至,由李嗣源全权代表)等地位较高者,立于百官前列。
李星云立于丹陛之上,俯瞰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并未立刻开口。
沉默,有时比言语更具力量。
无形的压力在寂静中累积,许多诸侯额头开始冒汗,腿肚微微发抖。
良久,李星云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朱温弑君篡国,祸乱天下,今已伏诛。伪梁既灭,大唐重光。”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电,扫过众人:“然,天下崩坏已久,藩镇割据,政令不行,民生凋敝。此非盛世之象,更非大唐应有之貌。”
“孤,既为李唐子孙,受命于天,自当拨乱反正,重整河山,再造盛世!”
李星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要告知天下。自即日起,废节度使世袭之权,收归中央。各地兵权、财权、官吏任免,皆需遵从朝廷法度!”
此言一出,下方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收回藩镇大权,依旧让许多人脸色煞白,下意识地想要反对。
但当他们触碰到李星云那双冰冷锐利的眼睛,感受到两侧那支沉默军队散发出的恐怖煞气,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李星云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铁血意味:
“当然,诸卿若能恪尽职守,安抚地方,效忠朝廷,孤亦不吝封赏。有功于国者,可入朝为公卿,可赐丹书铁券,福泽子孙。”
“然——”
他话音一转,森然杀气骤起:“若有阳奉阴违,心怀异志,甚至意图割据自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