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退役伤兵
【老兵不是年老的兵才是老兵哈,一般上过两三次战场的,都能算老兵了。】
“这不也是常识吗?”
大梁民众不理解了,“之前天幕说,征兵要求高,参兵为荣,按理后世应该武德充沛,怎么连这种基础都要特意提一下?”
后世总有在某些时候,突然变得奇奇怪怪的。
【什么情况下会退役呢?一个是年纪大了,到了正常该退的年纪,军营也不会白养着,自己不退军营也会清退。】
“这种,只能出现在京营中吧?”
要是在边防的军队中,安稳到清退的年龄,那简直是个祥瑞。
【第二种呢,就是家里能有人接替自己服役,但必须得是真的家人,尽量减少“被自愿”,相对来说还是挺人性化的。】
元泰朝臣子有些不甘心了,“这不就跟现在没区别吗?”
怎么全给弘德朝了?
“这天幕偏心!”
他们元泰朝老臣,为数不多的能上天的机会,就提都不提一下的?
就算后面还有改良的大招,他们这些打基础的,就没功劳了?
【第三种就是老弱病残,但家中无人,就算退役了也没有人可以照料,在元泰朝,是走流程交由当地的养济院。】
提倒是提了元泰朝了,但怎么感觉是给弘德朝当踏板的?
元泰君臣一个个,看起来正经得不得了,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鹤仙在此基础上,给了退役的老兵,更多的保障。】
确定了,就是拿他们当踏板的!
元泰帝没忍住,看向了姜衡。
姜衡:……
这让他说什么?
【没有自理能力的,当地养济院负责养老,当地县官对此有连带责任,军部和绣衣卫每年都会派人探查,确保不遗漏一个老兵,也不冤枉一个官员。】
这是把压力都给满了,让养济院不得不尽心,也不敢吞了朝廷给退役老兵的每月补贴,当然,这流程上的每一个人,都得想想能不能躲过军部和绣衣卫的双重探查。
【而部分有自理能力的伤兵,则鼓励他们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雇佣伤残老兵做工的商铺,享受一定比例的免税政策,提高因病因伤等退役的士兵,重归正常社会的概率。
朝廷的补贴不变,但自己做工养家,与一事无成,对于这些士兵而言,心理状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