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过渡章节
安王盯着手里的传信看了半天,脑子宕机了至少一炷香,才缓缓抬头,眼神飘忽,这就是小九不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吗?
这一招,拿来造反都是适用的,小九还真是学得杂,惯会灵活运用的。
看看上面传来的进展,到现在已经传成了:
这次暴雨和黄河之灾,都是因为前朝末年战乱中,孔圣人后裔被人李代桃僵,窃居圣人嫡系,德不配位,故而几十年间,孔家抛去风骨,忘却圣人教诲,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以至民不聊生,圣人蒙羞。
好在未来的圣君亲临,故圣人泣泪以相告,太子殿下自当为圣人清理门户,还圣人清誉,还百姓冤屈。
“小九在曲阜,在孔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抄了孔家,还临时召集山东世家子弟,搞了一个以儒家经典为主题的清谈,结果孔家后人醉生梦死成习性,学问实则一塌糊涂,或许是为了孔圣人之名,所有世家,都认同了现在这群孔系,乃是窃贼。”
至于有没有兵马的原因在,这个不重要,反正有孟子后人愿意填补一二。
孔家家主只得换人,但,孔家也就这样了,还得谢谢太子明察秋毫,替他们赶走冒牌货呢。
元泰帝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心里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直接将这次暴雨和黄河之患安在了孔家头上,你们不是将圣人吹上了天,每次拿出圣人之名,便无往不利吗?那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呢?釜底抽薪,直接否认了他们圣人子孙的正统性。
还是在水患之后,太子民心正浓,世家正蠢蠢欲动,天命加身于己的时候,快,准,狠,孔家遇上他,算是倒大霉了。
可现在问题是:
“朝臣知道了吗?”
安王有些死了地问道。
“先给你看了。”
“……”安王深呼吸,“小九才是太子,我一个废太子,不合适。”
“但是朕头疼,以我对小九的了解,他后面肯定还有招,毕竟现在还不算天翻地覆。”
所以不适合第一时间给朝臣们看。
“您就随他折腾呗,说得您拦得住一样,朝臣不就是拿来用的吗?”
自从不当太子,他也是不用替朝臣考虑了。
元泰帝一拍脑袋,“也是,被小九给弄晕头了,行了,你回去吧,朕忙去了。”
安王:……
继去年的招贤令后,天下文人学子再一次沸腾了。
曲阜的清谈内容和结果已经被大肆传扬了出去,孔氏后人无一战之力已成事实,在此情况下,又有“圣”名在身的太子出面,学子们自然是相信那是假的孔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