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交流?已经不重要辣!
说做就做。
对接下来需要用到的曲目进行整理,谱曲。
如果是流行歌还好说,很多细节非常简单,可一旦上升到乐团的乐曲,甚至是交响曲,那信息量就极为恐怖了。
一些交响曲的总谱。。。甚至可以是一整本大书。
其中记录着高达三十多种乐器的声部。
哪怕是同为小提琴,也分第一第二。
同为法国号,也可能有着高达三到五种不同调性的声部进行和声。
这甚至是比较基础的。
有时候为了渲染宏伟气氛,单一乐器会分出更多的声部编制。
大型乐曲的时长还动不动就是一小时起步,听交响乐与其说是听音乐,不如说是用耳朵看一场完整的电影。
身为“导演”,事无巨细,所需的工作量可绝对不小。
近几日,温妮很贴心的没有来打扰李灿。
也刚好趁着这个时间段,多练一练本职专业---古典吉他。
时间慢慢度过。
完成乐谱后,即使是开了挂,李灿也颇有种“今夕是何年”的恍惚。
。。。
乐谱交予国家交响乐团后,便需要由乐团的谱务进行分谱。
将总谱进行拆解,分发到不同声部所属的人手中,进行个人练习,当完全熟练以后,便会由指挥家进行合奏训练,顺便纠正一些演奏方面的表达,以符合作曲家对作品的理解。
只不过,在拆解过程中,谱务瞳孔地震,整个人都有点犯傻。
愣愣的看着手中的谱子,又再一次确认了指挥家的名讳。
“李灿?”
“。。。”
“啊?”
“。。。”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