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叙出的书放在户部引起了不少书生的购买,给户部增加了不少银子,刘忘生都还新得了一本,他翻看几页觉得有点意思。
刘忘生把简息调到了礼部,其实他内心是不愿意,但简息在吏部那么多年还是一个正三品侍郎,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做尚书,哪怕礼部的权势不比吏部,他还是想做尚书。
沈良在户部,吏部导致他没什么人在。要是再强塞人进去,怕是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刘忘生先把这件事放下,皇子一般三四岁开始启蒙,到时候他可以争一争太傅的位置。
想到这里刘忘生心里又踏实起来,他如今五十又三,正值大好年华,他要多为家族谋取利益,若是他儿子得力就好,可惜看来是小时候管的太严了,反而生了一身木气。
宫宴过后,宋长叙把杨翰林他们编纂的书带给平景帝看。
平景帝看了几眼放下,“你看过没有?”
宋长叙:“臣看过,更正过。”
平景帝点头,“朕改日再看。朕问你,对藩王的事有什么看法?”
宋长叙知道又是有一个要命的问题。
“在汉代有推恩令把藩王的势力削弱,这是比较平和的方式。在汉之前藩王对皇权的威胁一直都很大,陛下要说现在藩王,臣是觉得还不值一提。”
“陛下是正统,另外天下兵马掌握在陛下手中,若是陛下不信任藩王可派遣人去暗地监视藩王。想要削弱他们的势力,可以从他们的错处入手,或者新旧交替之间再谋其他。”
宋长叙觉得藩王之事目前对平景帝没有影响。
平景帝:“爱卿说的是。”
宋长叙又把自己写好的一份折子递给平景帝。
“另今日上朝臣听刘大人提起边疆屯兵的事,臣有意计策献给陛下。”
平景帝看完是屯兵法和屯田法,以及鼓励商队的法子。
宋长叙解释道:“陛下可让士兵的家人在边疆屯田,士兵在练兵之后可以种地,另外边疆需要商队经营,所以臣认为在边疆的商税若是减少至四成,那么来往的商队多了就会带动边疆的繁华,供他们衣食住行。”
平景帝:“爱卿说的是,边疆本就无太多商人前去,商税就是有一个摆设,按照你的意思减少到四成也无妨。”
“边疆的泥土适合种植小麦,臣问过哥夫,他们在萧将军手下时,若是无兵事,小兵之类都会轮班种地种菜以供军资。”
前些年对军资要求多,户部这么已经是咬紧牙关提供的,为此还换了两个户部尚书。
“宋爱卿的法子不错,以商业带动边疆。”
想来宋长叙入朝后已经给他出了好几个主意,平景帝对他就越发爱重。
等宋长叙走后,平景帝神色莫测,本想寻个由头把藩王宰一刀,想要逼一个人还是很简单,人一旦逼急了就会狗急跳墙。
现在听了宋长叙的话,平景帝暂时歇下心思。
藩王们的马车还在路上,他们尚且不知道自己抢回了一条命。秦王被平景帝吓到了,现在看见世子沉默的坐在一旁,他揉了揉眉心。
“你说你喜欢上一个平民,本王准了你的婚事,往后你自己好自为之。”
秦王世子高兴:“谢父王成全。”
与其娶一个大族家的姑娘或哥儿引得皇帝猜忌,还不如娶个家世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