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叙双手接住茶杯:“多谢夫子。”
周夫子推心置腹的说:“你的文章写的很好,就是在乡试和会试难,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他不太喜欢锋芒太过的文章,中规中矩的文章更好,而且他比较偏向华美一点的词句。”
“你这种风格的文章要么收敛一二,要么只能等你到殿试,你去赌一赌,看朝中重臣,最重要的是陛下喜不喜欢。”
宋长叙知道周夫子的话对他很有用,他谢过了周夫子
“另外在基础的问题上,你也要多读多看多思。”
宋长叙拱手:“是,夫子,学生知道了。”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学业上的问题,看见周夫子眉眼有些疲倦,宋长叙知趣的告辞离开。
下午的天晴朗了,宋长叙从县学出去,看见许知昼还在摆摊,他走过去问道:“下午出来的?”
许知昼说:“今天的东西备的少一些,很快就能卖完。”
早上下大雨,他跟江琢本来没想出摊,结果吃了午食天就晴了,他们琢磨着就去买一下午。
到了晚上还剩一些钵钵鸡,他跟江琢分了带回家吃,许知昼推着推车轻快的回家。
他家的钵钵鸡在金河县已经打出名气了,许知昼对钵钵鸡的用料更加上心。买的吃食多了,还是要保证吃食干净。
他就喜欢吃丁家的卤肉,因为他知道是干净的。推己及人,客人们来吃东西也喜欢吃干净的。
许知昼被自己聪明到了。
他不赚钱谁赚钱。
回来后,吃了晚食,宋长叙把程茂学邀他去生辰礼的事说了。
许知昼想了想:“好啊,我就当去涨见识。”
用了晚食,天还未黑。宋长叙想着瓦片的事,出门去寻了瓦匠来捡捡屋檐。
没到一会儿他就带着瓦匠过来了。
“早听说我们密江巷住了两个秀才相公,这回我还接到了秀才相公的活。”
瓦匠大约四十多岁,膀大腰粗,看模样是一个爽快的汉子。
宋长叙说道:“昨晚下大雨,灶房和卧室瓦片漏了。”
瓦匠爬上梯子把屋檐上的瓦片拿下来换了新的,没什么大问题,宋长叙就付钱了。
“以后还有这样的事都可以找我。巷子里的屋檐都是我在看,这片密江巷有八十年了,我爷爷那一辈在的时候,这片还是有钱有势的人才能住,现在成这样了。对你们这些秀才相公来说还算一个读书的清幽之地。”
难怪是八十年的老房子了。
送走瓦匠后,许知昼把两个盆洗干净放着。他就在院里听见瓦匠的话了,他若有所思的掰了掰门。
都是八十年的木门了。
把漏雨的事解决,许知昼的心里轻松多了,他拉着宋长叙过来坐。
“最近赚了不少钱,比在水波镇多多了,我算了拢共有三十两了,三十两够我们在金河县生活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