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名,也多半是林家准备给长女议亲才放出去的消息。
可她们总不能说,是家里孩子非人家不娶,央求自己来当媒人的。
不是门当户对,就只能说图人家能当好妻子了。
然而,等她们瞧见跟在秦氏身后的姑娘时,都是一愣。
少女面容稚气未脱,却已可见神韵秀骨,国色之相。
身形亦是高挑匀称,远胜同龄人不说,较身侧的继母都要高上半寸。
更难得的是,她的气质沉静干练,仪态极好,在她们这些见惯大家闺秀的人看来,都非常出挑。
非要挑点毛病的话,就是这姑娘眸色太深,似不见底的深潭,又面不带笑,看起来过于清冷,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林渐秋从前并不是如此。
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她是常笑的。
后来丧了夫,情况就不一样了。
对美丽又年轻的寡妇来说,笑仿佛是一种过错,是轻浮和勾引。
她应该深居简出,素服戴孝,吃斋念佛。
可刚嫁入夫家便遭动荡,想在夫家拥有一席之地,不想跟夫家一起跌入泥泞任人踩踏,她就不能远离人群,只能小心地把握与人交往的度。
好在她原本就不是爱笑的人,反倒觉得比从前在闺中更自在点。
之后再重生,她便直接改走沉稳路线了。
她跟在秦氏身后,礼貌地与几位客人见礼。
无论是温侯夫人,将军府萧氏还是靖侯府二夫人,对林渐秋来说都是老熟人了,所以她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白暨郡主身上。
在皇室郡主中,白暨郡主是最有体面的一位。
她祖父是开国皇帝,她父亲是先帝同胞弟弟,她与皇帝同龄,是有着深厚少时情谊的堂兄妹。
而皇帝当年能够登基,也有她父王的一份功劳。
即便是皇帝的亲姊妹或是亲女儿,都不及她在天子面前的分量。
这位之所以会来林府为丞相说媒。
是因为丞相戚绶的祖母。
开国皇帝的小女儿,曾领兵征战,也曾入朝议政的德武大长公主。
这位大长公主政绩武功斐然,并且还活着。
即便是当今皇帝,已经登基三十多年的天子,在她面前也只能当个恭恭敬敬的小辈,稍有怠慢就可能被史官写进史书里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