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贡院。
数千人聚集在贡院前的广场上议论纷纷。
“陛下真是广纳贤才,竟然有一千人都可以通过考试。”
“六千多名考生,一千人通过,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以通过。
前所未有,前所未有。”
第一次科举,刘彻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不管成绩如何,六千之中,都会有一千人通过考试。
这一千人中,前一百名可以进入殿试,由刘彻亲自出题考察。
考察通过者,可以优先授予官职,比如在刘彻身边当个侍中。
后面的九百人,以及在殿试中表现不佳者,需要通过栓选考试,才能获得任职机会。
剩下的这些人,被刘彻称之为备选,一旦各地官职有空缺,他们又能通过相应的考试,马上就能进入官场。
“你以后打算考什么官职。”
有些自觉考的不错的人,已经开始畅想以后的发展规划。
直到考试成绩出来,第一名的位置上,霍光两个大字刺痛了众人的双眼。
经过有心人的传播,所有人都知道了。
霍光,是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的弟弟,是富民侯陆鸣的学生。
……
“陛下,外面的举人们都快吵翻天了。”
内侍苏文焦急得不行,偏偏刘彻却一脸淡定。
真皇帝不急太监急。
“怎么了,他们吵什么?”
“陛下,他们说霍光成为会考第一名必然有问题。
他是冠军侯的弟弟,是富民侯的学生,背景强大。
他当第一名的话,人心不服。”
刘彻扣扣耳朵,“不服就憋着。
机会给他们了,他们考不过霍光跟朕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因为霍光的身份,朕就故意降低他的名次吧。
糊名法和誊录法一视同仁,只以成绩论高低。”
一群刚参加科举的举人,连后世的功名都没有,也想胁迫刘彻?
明清的举人是举人老爷,有功名在身,有各种特权。
大汉的举人就是个通过乡试的身份,唯一的好处就是,下一次参加科举的时候,可以直接参加会试,免于参加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