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陛下是清醒的。
对于大汉强盛的渴望,压过了对权力的执着。
也多亏陆鸣总是干出一些与天下权贵和豪强大族为敌的事情。
他的名望越来越大,树敌也越来越多,不会像王莽那样有篡位的风险。
“豪强大族肆无忌惮,不仅是违背朝廷的政令,更是没有将朕放在眼中。
太守周林不思为国尽忠,反而与豪强大族勾结,肆意欺压当地百姓。
百姓反抗的是他们的暴行,又不是朕的新政,为何不能赦免。
朕总不能为了他们的错误,杀掉将近三千名百姓吧。”
刘彻的理由很强大,百姓反抗的又不是他,他为何要动怒。
贪官污吏是贪官污吏,他是他,百姓们又没有打着推翻刘氏的旗号。
刘彻分得很清楚。
朝堂上争议不断,但没能改变刘彻的想法。
他在打击豪强大族,百姓们也在打击豪强大族,说明双方是一致的。
“陛下,此风不可涨啊,若是其他百姓也学着以武力对抗官府,岂不是天下大乱。”
“陛下要是担心人数太多,只诛恶首即可,以此震慑天下百姓。”
尚书令李蔡等人,以及窦桑林等人都主张要诛杀恶首。
汲黯等人,尤其是以倪宽为首的儒家官员,支持刘彻赦免的决定。
最终,刘彻还是决定赦免所有百姓。
“百姓们若不是活不下去,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与豪强大族为敌,愿意逃进深山躲藏呢。”
在定性上,刘彻始终没有把这件事定性为造反,而是百姓们反抗豪强大族。
李蔡等人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汲黯和倪宽等人则是高呼陛下圣明。
盖棺定论后,李蔡等人也不再纠结。
至于日南郡太守周林等人的生死,不值得他们为其进行争辩。
“陛下,会试结果已出,殿试安排在什么时候,还请陛下决断。”
殿试啊,刘彻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