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代表就是金秀贤的《来自星星的你》,这部剧代表着韩流2。0时代的巅峰到来。
随后韩流的综艺、电视剧、电影、歌曲如井喷一般疯狂外溢,迅速攻占东南亚市场。
然后开始以东南亚为跳板,向欧美不断辐射猛攻。
为什么要拿下韩流呢?这个道理我之前已经不止一次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说了。
对于李古城费尽心力想要干什么,我想,对于主角一个从2025年穿越过来的老登来说,一开始他可能想的是先保住自己。
然后是发展壮大自己,可当他发展到全国环顾一圈,发现自己无敌了以后,他想要做的自然更多,野心自然更大。
否则,发展到2025年,自己所有的事业,随着华夏影视行业的大环境崩塌而崩塌,那有啥意义呢?
李古城穿越前,华夏影视行业崩了,穿越后,行业又崩了,那老登不是白穿越了吗?
作为一个2011年入行的从业者,我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李古城从2007年穿越回去,有没有办法拯救崩塌的华夏影视圈?
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华夏影视圈崩塌得这么快,有几个原因。
1、由于不断收缩的过审机制,导致内地一直没有建立起好的类型片环境。
好的类型片可以解决演员、导演、从业人员的就业与锻炼途径。
为什么大家都说演员的演技逐级下滑?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演员锻炼的机会变得更少了。
由于题材越来越收紧,导致给劲的题材都是敏感题材,大多数人不敢碰,大家就只能砸明星、砸场面。
这样的结果就是银幕上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人,小成本电影数量的不断减少,导致新人演员、新人导演等幕后人员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
2、互联网资本的入局,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垄断,所有电影人全部沦为B。A。T的打工人。
至于这一点,书中我说的也挺多了,就不再多说。
只说一点。
互联网资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互联网资本没有情怀,没有人情。
以往的电影公司,往往会说,我们拍3部赚钱的商业电影,我们再拍1部不赚钱的艺术电影。
互联网控制后的影视公司呢?
对不起,没有这些,因为一切都数据化了,都KPI了。
也许有些人一开始是有人情有情怀的,可是在残酷的市场面前,他们很快就会屈服于KPI。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斗战神》,一开始不也是雄心壮志么?可结果怎么样?
互联网的大数据是最残酷无情的,普通人无法想象腾讯视频一个组下面,一个月有100多个项目,惨烈比稿,最终胜出两三个是什么个生存环境。